|
在素描的基础教学训练中,有许多很好的方法,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但总得看来,无非是对物像的分析研究,对画面的揣摩经营,而这一切部几乎是在各种题材的写生中进行的。 写生固然是最重要最有效的素描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课程,而问题就在于此,如果只是把写生作为素描的课程来认识,那么讨论的问题就只是“如何写生”,而如果把写生作为学习素描的一种方法,那么我们的思路又自然会开阔些 :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 还需要其他的方法吗 ? 写生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学过素描的人都会对此深有感触。面对复杂的物象和空白的画纸、初学者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把握得住的切入点,而真正建立起物象与画面之间的联系。要完成这个重要的任务,除了大量的写生外,还有种很有效但一直未受重视的学习方法应被着重提起,那就是 : 临摹。
一、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手段,临摹的作用在书法和国画学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任何一个学习书法或国画的人,都不会否认自己临摹过某一家的作品,甚至在一个阶段内人们会把 " 像不像 " 作为检验学生的标准。诚然,作为一种极为有效的学习方法,临摹的作用在书法和国画学月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通过临摹,一个初学者可以学习到用笔、用墨,间架结构,章法行气等一整套的技术能力,经过长期大量的重复训练后,才渐有个人面貌的崭露,传统意义上的书法和国画的入门训练,几乎所有的工作就是临摹,它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不仅是技术的锤炼,也是形式语言的积累。而之后的创作,也不外是在此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学养对已有语言元素的重新排列组合,由此看来,临摹在书画的学习过程中起的是极关键的作用,临摹在这个领域几乎是天经地义的事,它所起决定性的作用。是无庸置疑的。
二、临摹在素描的学习训练中,还远未得到应有的认识和重视 这是一个相当有意思但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的问题 : 同样是以纸笔之类简单工具材料制作的造型艺术,其训练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区别呢 ? 首先必须承认,现在意义上的素描所依附的文化背景及所担负的造型任务和书法国画有许多的不同。虽然都可以统称为“造型”,但还是有一些差异。 我们先看书法。经过长期的锤炼,文字己经凝固成一系列复杂但相对稳定的符号系统。而书写的目的一旦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认知”功能上升为审美功能后,其技术的要求就显得尤其重要。书法在长期的书写实践中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当程式化的语言体系。这种体系实际上也是一套严格的游戏规则。你要参加这个游戏,就只能按这套规则进行。否则敬请退出,所以临摹在此是最基本的学习手段,更是别无选择的学习手段。 再来看看中国画,在这里情形会好一些,也就是说游戏规则相对会宽松一些,除了原则性的笔法、墨法、章法外,具体的造型在大多情况下不会有严格的限制,主要原因是 : 中国画的形式来源不全在古人的范本,范本在这个过程中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具体的操作方法 ( 笔法、墨法 ) ,和对物象的程式化、符号化的处理 ( 归纳、概括、提炼 ) 的观察方法和思维方法,它的形象更多的还是来自然及社会生活,但总的来说,临摹在国画的学习过程中还是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 那么,在素描训练中的情形又怎样呢 ? 如果说素描拒绝临摹,可能是言过其实 ; 但如果说临摹在素描训练申发挥了很大的作用,那一定是言过其实,真实的情况是写生在此是一统江山,临摹也并非完全没有应用。但问题是暂时还没有人把临摹作为一种可以和写生并列的学习方法加以整理而使之系统化。学生在写生过程中遇到大量的问题,本来可以用合理的临摹训练加以解决,而大部分人宁愿在写生中徒劳地重复错误,无谓地浪费了许多宝贵的精力和时间,而素描依然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模糊概念。
三、在写实领域内讨论素描训练可以使临摹成为一种真正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在基础训练的意义上,素描的任务有两个 : 一是对物象的研究,二是对画面表现的研究,和书法、国画不同的是,素描中的形象不是严格的程式化的符号,而绝大多数是真实物象在视觉上的还原 ; 其次是在操作上没有严格的规则,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独特的方法。但这一点与其说是给了初学者极大的自由,还不如说是让初学者更加无依无靠。 绘画的样式到今日己经多到令人目不暇接的地步,不管你能不能接受,每个自认为有见识的艺术家都竭尽全力地贩卖自已的样式和主张。评论这一现象不是本文的任务,但是有一点还是有必须说明 ; 绘画形式的多样式直接地影响到素描这门基础训练课程的方向和方法。所以我们还是把目光聚拢在相对平静稳定的“具象写实”这个小领域中。 “具象写实”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再现”,众所周知,这个“再现”的概念是相对于“表现”而言的。就这个意义来说 : 参照的标准是统一的 ( 写生的对象 ) ,但允许有不同的理解和表现方式 ( 画面的风格形式多样性 ) ,这就使得临摹在此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因为参照的标准既然是统一的,那么我们只要研究不同的表现方式,也就能清楚地理顺这个物象和画面之间的关系了。 而在单纯的写生训练中,这个问题一直都很难解决。
四、临摹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甚至不能解决很多的问题,但它一定可以解决几个很重要的问题。
1 、临摹首先是一种更为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 写生面对的是原生态的物象,临摹面对的是经过整理加工的画面,从制作一张画的难度来说,临摹自然要容易一些。但作为学习方法的临摹绝不仅仅是复制理成的作品,更重要的是细心整理范画作者的思路。体会每一个步骤、环节,由此来系统深入地学习优秀的作品。临摹还有一个绝对的优势是可以在一个阶段内平行地接触尝试许多风格形式的作品和方法,而在写生中,特别是对初学者来说,更换一种绘画的形式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比之下,临摹就显得相当的灵活和自由,它可以便初学者最大限度地接近优秀的作品,最大限度地了解多种风格及样式,是学习优秀作品最直接的方法。
2 、临摹可以使初学者一直站在一个相当的高度整体考察素描整个学科。 单纯的写生当然可以直面许多的问题,因而这种方法最能锻炼实践的能力,但是大量的习作会让一个学习者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觉。重复的训练一方面固然使学习者获得了许多的理解现象和构建画面的能力,另一方面却因为拘泥于现有的技术而忽视了素描整个学科的最终目标,这是相当有害的,同时也是很多初学者一直不能进步的重要原因。而临摹因为接触的是优秀的作品,而且可以是多种风格的作品,这就便得学习者在学习具体的方法的同时也能站在一个高度上考察整个素描,从则真正看清自己的位置和日后的发展方向,这比单纯的技术训练具有更深远的意义。
3 、临摹是能够迅速把技术训练和艺术思想结合起来的有效学习手段。 素描不仅是技术的训练,也是艺术思想的训练。对于一个成功的画家来说,他的大多的艺术思想正是在素描这个阶段开始建立起来的。临摹一方面是学具体的作画技巧,另一方面也势必会受到深入的艺术教育。因为一件作品的成功,技术的因素还在其次,更重要的还在于驾驭技术的绘画理念,这已并非绘画本身的问题,还和画家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但无论如何这些画外的工夫是会在画面有所体现的。单纯的写生经过长期的训练,当然也能使学月者这方面有所领悟,但临摹可以把这个问题早早地提出来,并使学习者在学画之初即把“艺术创造”作为一个目标来追求,而反过来说,技术的训练也会因为这样的目标而更加明确和富于挑战性。这样的训练自然会取得一般写生训练难以达到的效果。
五、临摹只是和写生紧密相联的另一种学习方法,认清这个地位有利干其作用的发挥。 临摹只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和写生相比,它有它独特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的目标最终还是要应用到写生和创作之中才会有意义的,我们绝对不能因为临摹能起一些写生难以起到的作用就盲目抬高临摹的地位而忽视写生。相反,写生在造型艺术的基础训练中的主导地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 临摹在素描训练中其实也有一些安排,但较之书法国画,还是相当粗浅的。这当然有学科任务不同的原因,更有教学队伍长期来对此缺乏系统化研究的原因,真正要在教学中运用,还有一系列的问题急需研究,比如范本的选择,课程时段的比例,和写生如何进行衔接,在此只作为问题提出,如何解决,则需要以后的教学中更多人的实践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