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SVip会员全站资源免币下载 2T硬盘素材库 包含十大类型
vray材质库
查看: 7427|回复: 1

大问题 小圈子——上海双年展的启示[公告]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3

主题

-1

回帖

32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32
发表于 2003-1-1 16:32: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要谈双年展给我的启示,可能要向前追溯二十年——八十年代的建筑界是以学术为荣的时代。九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却是一个浮躁的、实用主义的建筑时代。

八十年代,建筑界百废待兴,学术兴盛。哲学热、文化热、新艺术运动等都与建筑相关、互动。建筑界热衷于讨论所有世界上盛行的建筑思潮。实际上,八十年代的学术现在看来是不成熟的、甚至有点囫囵吞枣式的,当然也是理想主义式的,然而,正是这粗糙的八十年代的学术功底,支撑着九十年代的设计实践。在九十年代新兴的城市建设任务,其规划设计概念却是八十年代的。至今,八十年代引进的学术话语仍然是我们基本的学术词汇。我们思考建筑的方法、设计建筑的理念没有超越八十年代的基本思考。换句话说,建筑思想的基本面貌仍然是八十年代的,而且没有那时来得纯正。

如果认真考虑考量当下设计实践中的问题,认真思考如何设计形而上的问题,那么,从学术上来看,恐怕我们当下十分需要重新思考。如果从程式化制作和流行的设计观念来看,双年展里的作品极大部分都是非主流。换句话说,他们构成了对现实的某种批判。通常,非主流,似乎就是非常的。然而,我倒觉得这种非主流,只不过是在设计时更多从常识出发而已,本应是十分平常之事。

当平常与非常变的颠倒,觉得陌生而不是亲切,那么里面就有大问题。这就是我所概括的建筑造型主义和后造型建筑之间的区别。

首先,建筑造型主义以古典艺术理论和形式美学为基础,把建筑理解为造型艺术。第二,建筑造型主义关心作为立体造型的建筑,把建筑理解为雕塑,并且在造型学术的概念上,关注立面形式及其“形式美”的种种原理。第三,由于建筑达成形式美这样的预设,建筑设计从某种意义上变成立面设计。

然而,把美作为建筑的终极目标这样一个基点并不十分牢靠。造型叙事的命题本身的真实性是十分令人怀疑的。因此,后造型建筑的首要任务就是重建真实性的基础。后造型建筑相信真理性是建立在其合理性的基础上的。建筑的合理性是以建筑本身的特质为话题的,比如空间,材料,构造,制作,技艺等等。

建筑并不排斥美的形式,但是,美学问题自有美学的范畴。

如果说建筑的合理性是真实的,那么,美的形式是神秘的,不可言说的。只有当可言说的和不可言说的两者分别开了,那不可言说的才会浮现。

按照上述大意,关于建筑的设计理念思路方面就会触及大问题,即:何谓设计。上海双年展里的有些作品是可以作为注脚的,无论是建筑的还是非建筑的媒介。

当然,上海双年展和它所触及的大问题相比,这个展本身显得有些小圈子了。毕竟国内参展的人很少,而且总是这几个人。这难道是造型主义的功劳,使得建筑的基本面把双年展看作为非常的东西?也许是,也许不是。但至少有一点,仅有少量的人将少量的作品来回展出,加强了这种人们所说的“小圈子”的感觉。

圈内与圈外的也许要说“小圈子”,就会有圈内圈外之分。说来也不是简单判断就能说清的。看上去上海双年展有足够高的级别,但可列出许多奇怪之处。老外好像十分重视。但是国内业内人士却似乎是圈外的旁观者。我们如此庞大的建筑师队伍,参与者寡。是不想参与?是不能参与?是不屑参与?

这的确无从知晓。不过可以设想一些也许:也许圈内人认为圈外的人并不明白或难于明白其中的理念;也许圈内人士只是想自得其乐,进行学术自娱;也许这个圈本来就不能太大,有什么涵盖面之类,否则圈的意义就失去了;也许圈内人觉得圈外人士虽然人多势众,但只不过做程式化设计的设计匠而已,难有学术话语权力;也许圈内人士觉得大量的建筑师已经完全失去了学术的独立性和批判精神,不屑于让他们参与;也许......

当然,圈外人也许认为圈内人只不过是几个好抛头露面的博名人物而已,并不能代表什么建筑风尚,更不能代表主流;也许圈外人觉得建筑大师是积累出来的而不是吹出来的;也许圈外的人士认为圈内人不过是一些理想主义者,弄几个小房子玩玩,表露一下自我,不足为奇;也许圈外人士认为中国没有明星建筑师的土壤,也不想当什么明星建筑师,向盖里、霍尔之辈;也许圈外人士还是很想挤进去,只是不得其门而入;也许......

还有很多也许,无论站在里面的立场还是站在外面的立场。相信追捧者有之,批评者有之,无所谓者也有之。就我的观察而言,这些探讨还可以有更深的深度和更广的广度,并且还可以在2000年的起点上开始。

不过我认为这些大概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事情本身引发了某种反响。这就是好事情。这反响里有神经的触动,促使学术研讨精神的苏醒,因为,有了学术精神,就会有学术成果,不管这个成果有多小;有了学术成果,就会对整个社会的大量性的建设起到正面的促进。

题图为奥地利建筑师君特·多明尼戈的参展作品《石屋》
.....提示:网站下载资源都有备份,如遇到下载地址失效请及时联系管理员(QQ:3459039404)恢复下载地址(个别无法恢复会退币)

该用户从未签到

13

主题

254

回帖

356

积分

初级会员

积分
356
发表于 2003-5-18 10:4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理论研究很深,,,但是好象贴错地方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室内设计工具箱

QQ|手机版|Archiver|室内人 ( 辽ICP备05022379号 )

GMT+8, 2025-5-3 21:46

Powered by Discuz! X3.5关于室内人 | QQ:3459039404(客服) | Email:snren_com@163.com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