姨夫/三姨/妈妈/二姨/春畅:
你们好!瞧瞧我写的抬头,写了一串人称,可见你们家的人气兴盛呀!虽然说现代社会发达了,平常我们电话/短信/上网联系都很方便,但这古老的书信还是会延续使用下去的,毕竟这种方式更真实,更有人情味.
罗嗦了一堆,该进入正题了.就说说我的这次出游吧!我们的行程是这样的:苏州—同里水乡—上海,其实两三年前学校组织的时候我们也是同样的路线,但两次旅行的感受却差很远.我们这次住的是苏州有名的观前街里的假日酒店,每次吃饭去的都是老字号酒楼,比如吃螃蟹就去了当地有名的”得月楼”.这次去的时机很好,苏州街道两旁的桂花都开了,白色的是银桂,黄色的是金桂,我还是第一次关注桂花这种植物的,其实真的是被她的芳香所吸引.
除了”沧浪亭”,苏州的景点我们基本上都去了,由于是旅游旺季,每个园子里的游人都很多,本想仔细研究一下园林,但由于时间匆忙,加上到处都是游人,就没有这个心思了,倒是同事们都有数码相机,拍了许多照片回来.要说最难忘的就是我们晚上去茶园喝茶了,那个茶园也是古园林,叫”怡园”,晚上我们在露台上,荷塘边就着月色喝茶聊天,感觉十分惬意,终于明白古人为什么喜欢住在这里了,其实就像苏州的一位作家说的:”园林是中国人梦想中最后的家”.
在苏州待了三天,我们就出发去了同里水乡,这次来同里没有上次感觉好了,淡泊古朴的环境越发的商业化了,再也找不到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来,满街都是卖土特产和纪念品的商贩.唯一有印象的是一位买红菱的阿婆,很慈祥,红菱很好吃,也便宜,一块钱一大包.水乡里也有景点,多是名人故居,建筑跟苏州园林不同,更接近安徽的小楼.”珍珠塔”园挺大,好像还有段美丽的传说,具体内容不了解,大概讲述的是爱情故事吧!
终于”转战”到了上海.上海也是临时决定去的,所以在那的同学我都没通知,后来到了酒店才一个一个打电话告诉他们的,他们很吃惊,也很高兴,毕竟毕业后再没见过,这次相见格外亲.不过总的来说我不怎么喜欢上海,十里洋场,这里太崇洋.晚上老板请我们去酒吧玩,拉我们的”的士”司机跟我们抱怨自己的辛苦,还说他一个朋友,一老外给他1500美金让他把路边停车的车窗都砸了,他朋友就做了.也许是他们生活真的很需要这笔钱,但我觉得这是尊严问题,所以,我又回到了北京.
呵呵!想到哪我就写到哪,也不知道你们看明白没有.如果没明白,那就等过年我去深圳再慢慢讲给你们听吧!
我这里一切都好,勿念!
***
2005年11月3日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