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但我们用眼睛看室内空间时,并没有象在视图中的感觉那样狭小啊?
老师:这是因为人在观察周围环境时是在有意无意的不断的改变观察角度。这样看到的东西更多,而在3dmax的视图中摄像机的角度是静止的,观察角度是不变的,看到的东西少,就显得空间比我们平时观察的要狭小了。所以,我们要适当的减小焦距,就是增大视角,一般镜头焦距设置在28-35毫米之间。能使建筑有明显的透视或室内看到较大的空间,焦距也不能设置的太小,太小,产生了过于明显的透视变形,这样就给人不真实的感觉。在28-35毫米之间人眼感觉是真实的也不会感觉狭小,更接近我们平时观察的感觉。

老师:接下来我们再调整一下摄像机的角度。这里我选择了三种角度,你看看哪个比较合适。
学生:我选第一个。
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这张图要作一个阳光照射的效果,所以我就选这个偏向窗户的角度。
老师:你说的没错,很多时候,为了表现阳光的效果,我们可以选择偏向窗户的角度,但在这个空间不是很合适。
学生:为什么呢?
老师:你看看,这个角度看到的主要部分就是窗户,而室内其它的重要的部分,特别是有经过设计师设计的很多元素就看不见了,就是说调整摄像机角度首先要考虑的一点就是“要体现重要的设计元素”。这样的话,在这张图上我们就不适合选择第一个角度。剩下的两个角度你觉得哪个合适呢?

学生:恩……,第二个角度是不是有点太对称了,缺少点变化吧?
老师:对。这种比较对称的角度显得画面气氛严肃,一般比较适合在庄重的空间使用,象这种礼堂空间用这种对称的角度,可以体现严肃庄重的气氛。但是在这个客厅中用这种角度就显得死板,空间缺乏生气了。
学生:那么还是第三个角度比较合适了?
老师:第三个角度能看到室内主要设计元素,画面透视有变化,角度也比较生动,用这个角度比较合适。
现在我们选择这个角度,再作进一步的调整。在调整时要注意,透视的斜线避免对称,主要的竖向线条不要在画面的中间位置,现在这种角度就比较合适了。
学生:老师,近处的家具是不是显的有点大了?
老师:对!现在我们观察画面,感觉近景过于拥挤,疏密关系不好。我们可以这样调整。将摄像机适当向后移动,让近景的家具和画面的边缘有一些距离,这样画面就不会显得拥挤了。或者如果整个的画面构图很合适,就是家具显的大的话,就适当的移动家具的位置,这样也可以调整一下画面的构图和疏密关系。
学生:哦,我有点明白了,您看是不是这样,设置摄像机时应从高度、焦距、角度、空间气氛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般高度在1.5M左右,在大空间里,可以适当抬高视点和目标点。
摄像机的焦距最好设置在28-35MM之间。
在设置角度时要体现主要的设计元素,还要注意体现不同的空间气氛,要表现严肃的空间可以选择对称的角度,轻松的空间就选择不对称、有变化、生动的角度。
另外,画面要避免竖线等分。还要注意调整画面的疏密关系。
老师,是这样吗?

老师:没错!除了考虑上面的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养成好的习惯,就是先定摄像机再详细建模和打灯光。因为摄像机的角度会影响建模的数量和灯光的效果,打灯时也要考虑灯光在画面的位置是不是合适。
另外,确定画面构图时,我们可以把范围定的比最终效果图画面的范围稍大一些,我们可以在Photoshop中剪切掉多余的部分,如果定的范围小的话就再补上就麻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