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环境对人的影响 1)照明的目的 a)满足视觉需要 照明的基本目的是提供给人一个舒适、愉快、安全、有趣,同时满足机能的视觉环境,物体的背景亮度不至于干扰视觉作业,需要对光强度及其分布状态进行适当控制 b)感知空间组构 照明所产生的光影塑形可辅助观察者了解空间的组成,特别是墙面的照明影响空间大小与形状的感知。不同的程度的照明可以界定不同的区域,并提供适当的视觉秩序以辩明空间的主从关系。 c)表达空间用途 在相同文化或社会背景下,不同的使用者对光的模式有相同的理解,即照明尺度、光色使用等为环境的性质提供暗示或象征意义。如:游乐场所使用五光十色的灯光,而办公环境的照明则简洁明亮。 D)强调重点/引导活动 空间中光的分布情况可协助建立空间的特性或气氛。如:明暗对比高的重点照明提供较戏剧性的视觉焦点;连续性的照明可引导人的移动方向;加强局部或区域的照明则有助于活动的进行与注意力的集中。 E)营造特定的环境气氛 照明能应不同的使用功能和性质,塑造恰当的气氛和情景。如:降低天花板的亮度,可塑造一种亲密的环境,适用于安静的小酒吧;高亮度的天花板则可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气氛,适合办公、餐厅等空间。 F)修饰空间表现 适当定义天花板、墙面、地坪有助于空间尺度感的建立与形状的了解。如均匀明亮的天花板使空间感觉比较高耸;均匀明亮的墙体使空间看来比较宽敞;远端明亮的墙面使空间感觉悠远;在表现室内空间形状或建筑体立体感时,应特别注意照明的光影分布。
环境照明系统 光可以明显改变一个空间的视觉感觉,影响使用者对周围环境及事物的态度。 低对比照明系统:是指来自顶上的光线全面均匀的照亮整个空间,降低空间人或物的突出性和重要性,缺乏注目焦点的提示,行为上倾向与中立。适合下列场所: l 配置高密度的视觉性工作 l 任意动线及非引导性注意 l 公共而非私密的空间 如:办公室、百货商场、卖场等 高对比照明系统:以特定的光影模式来强调所选择的物体或环境,来增加视觉上的刺激并引发特定的情绪反应。因此在规划此类照明系统时,需要确认活动的范围及家具的布置,仔细评估照明所扮演的角色和更为明确的设计意图,以建立或强迫使用者对环境与周遭活动的认同与了解。 l 视觉引导及注目焦点:例如舞台上的单一投射灯,因其亮度对比的影响,创造视觉的焦点中心,引起观者的注意并激发其好奇心; l 明确方向感与空间了解:如洗墙灯与角落照明影响使用者对房间大小与形状的了解。 l 营造特定的环境气氛:空间照明形式是视觉语言的一部分,为适合特定活动的需求,可营造出如沉静、欢快、休闲、忙碌的空间气氛。
视觉感知 1)照度满意度:使用者对照度的满意程度随照度水平的增加而上扬,达到某一最高值后再增加照度对满意度的提升效果不大。此满意度还与工作者的年龄有关,年长者比年轻人需要更多的光亮度。 2)光分布偏好:对比强烈、光强度高的小面积光点分散人的注意力,容易造成眩光而使人对环境不满意;强度稍降但面积较大的亮面能吸引人们长时间的注意。照度满意度与空间光分布情况有关,研究表明:普遍喜欢室内周边照明搭配重点照明方式。 3)亮度感知:光源本身的出现可以加强人们对亮度的感知;在一个环境里,如果天花和垂直强面较亮,可以加强人们对亮度的感知。 4)光源色彩 l 色彩的情绪反应:暖色均有刺激作用,在视觉上有前进效果,但也可能产生负面情绪,如红色既代表热闹又暗示危险;冷色有收敛作用,在视觉上有后退感,适用于人数较多,不具社交性质的场合,如:自助式商场或超市等。 l 光色与亮度感知:色彩与亮度同为影响人注意力的因素,不同色光各具不同程度的吸引力,其强度与亮度无关。 l 色温与照度舒适度:一般来说,低照度下人们偏好低色温,高照度下偏好高色温,低照度高色温与高照度低色温的搭配均使物体看起来有不自然的感觉。
l 显色性与照度感知:相对与低显色性光源,高显色性光源可以较低的照度达到相同的亮度判断、视觉清晰与视觉满意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