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vray材质库
查看: 1677|回复: 0

[理论] 藏族建筑文化浅探

[复制链接]

该用户从未签到

1581

主题

1065

回帖

8516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8516

青龙徽章朱雀徽章玄武徽章

发表于 2015-1-28 09:2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与新疆的情况相似,藏族建筑的特色也是极其鲜明的。在现代生活的要求之下,能否让古老的民族形式与不断翻新的日常生活相适应,对于建筑师来说的确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藏族建筑文化浅探――西藏山南地区“康珠特色街”的城市复兴设计
作者:连粉玲
【摘要】:建筑形式与风格往往和特定民族生活的地域环境、民族的历史文化及社会发展水平紧密相联,使每一个民族的建筑都显示出自己特有的文化风采与历史渊源。本文介绍了西藏山南地区“康珠特色街”的城市复兴设计,它不仅传承了西藏传统建筑文化,同时也符合现代化的发展需求,体验了浓郁的民族文化,更好的理解了东方建筑文化的精华。
【关键词】:藏族建筑文化  传统与现代  民族性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国,建筑与城市的个性特色自然应有不同的民族风格与不同的地方风格。不同的民族、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当然还有不同的建筑时代风格。对少数民族的研究成为东方建筑研究的重要一部分,本文以藏族山南地区的康珠特色街的现代城市复兴设计为例来理解东方建筑文化的精华,同时也体现“研究东方建筑文化史研究中国建筑文化到一定阶段时必然的引申”这句话的道理。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科学技术无国界,可以相互借鉴共谋发展,但艺术却与地域、民族、宗教有着干丝万缕的联系。藏族是一个生活在世界屋脊之上的富有浓郁宗教色彩的建筑,其建筑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非凡的气势。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南、西北大地上,山南地区位于西藏南部边陲,这就为山南地区“康珠特色街”的设计提供了创造源泉。如何吸收藏族传统建筑文化,并结合现代“康珠特色街”的使用功能、交通流线等来创作一座富有西藏地方民族建筑的文化内涵,促进当地商贸、旅游事业的复兴,又能体现20世纪时代风貌的城市设计,是为设计中面临的首要课题。

传统与现代

      “康珠特色街”作为大型的现代城市设计,是典型的现代文明的产物,因而不可能从以往的民族建筑中找到现成的模本。因此,“康珠特色街”的设计应该在研究藏族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找到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二种典型形式加以提炼、变形和重构,使其成为具有民族建筑的韵味、气质和文化内涵的现代城市设计。
      台湾著名学者龙应台认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所有的城市都努力往“现代化”的方向走去,但城市发展的目标其实不应该是在“现代”那一端,而是在传统与现代这两点的中间。而西藏山南地区的“康珠特色街”就是一个沿着传统与现代交汇互融的一方向走去的城市设计。
      建筑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康珠特色街处在西藏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场所内,无论是从地域文化的延续发展还是旅游商业的开发需要出发,其建筑风格都应体现藏式特色,同时,其商业建筑的功能还要满足现代人的需要。于是,如何处理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平衡,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关系,就成为规划设计面临的首要课题。

场区地位
      山南地区位于西藏南部边陲,山南地区行署驻地泽当镇与西藏首府拉萨相距1.76km,距贡嘎机场90多公里,现在是山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也是西藏第一个全国文明集镇。规划区位于泽当镇雅砻河东路,是城市新城区轴线主体,地理位置非常重要。

现状问题
      山南和西藏其它地区一样,未开发建设前这里住房破旧且杂乱无章,污染较为严重。总体来缺乏整理,覆盖率较低,可建设用地分散。                                    
      场地内没有建设道路和铺设给排水等城市基础设施,民居和商业建筑设施没有经过规划,人居环境亟待改善。
      然而,近几年的开发建设,带来的是内地的瓷砖、玻璃幕墙和莫名其妙的水泥塔楼,使山南地区的城市景观与内地中小城市相差无几。新建建筑的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建筑设计是在现代建筑形式上简单地加一些传统藏式建筑符号,使得“藏域风格”的体现仅停留在很肤浅的层面上,造成地域性建筑毫无特色,城市风貌遭到严重破坏,藏民族文化面临重大冲击,更重要的是该地区面临着未来城市经营与旅游发展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设计构思
      藏族有一句民谣:“地方莫古于雅砻,房屋莫古于雍布,赞普莫古于聂赤……”一个“古”字形象地描述了山南地区在藏族历史上的渊源和地位。山南地区拥有西藏历史上众多的“第一”,使山南地区成为藏族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康珠特色街”的设计依据山南的水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建筑文化等来作为其设计构思。尤其在建筑文化方面,山南境内古建筑的种类和数量众多(如桑耶寺、雍布拉康等),形式各异、结构精美、工艺精湛。建筑内雕梁画栋,外部采用金顶、宝幢等装饰,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堪称世界古建筑史上的一朵奇葩。这些传统的藏式建筑,很好地结合了当地的地形、气候、居民的生活方式及技术条件,是真正属于地方的建筑,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是地域建筑设计创作的灵感源泉。

总体设计
      规划师通过对山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对民俗、民风进行调研,分析基地对城市结构发展的影口向,从城市空间结构着眼,
      以传统文化为依据,以现代人的商业为特征为立足点,进行空间设计,得出“一轴、三中心、五珠、七段”的整体空间布局。如图4总平面图。(1)“一轴”。以雅砻河作为景观轴线贯穿康珠特色街,串连起商贸、购物、休闲、旅游等形态各异的城市节点,使之成为康珠特色街的意象轴、城市的中心景观轴。(2)“三中心”。康珠特色街主要的景观节点有:①北部入口处的“青稞文化广场”。其设计围绕山南地区的农耕文化展开,是城市的生态界面。②主题广场——“曼陀罗中心广场”。它位于康珠特色街的中部,是承接景观轴交点处南、北广场的中心,是整条特色街的视觉中心和活动中心。在广场上设计一座横跨雅砻河的“如意桥”,桥的造型源自藏族圣洁的哈达,有象征藏、汉民族大融合之意。③在步行道的交叉设置“景观盒”, 并使之成为广场的主景,游人可在“景观盒”内的观光平台上观景。(3)“五珠”。规划在康殊特色街的适当位置选择若干节点将空间放大,建筑底层采用骑楼形式,前后贯通,便于创造商业、休闲、娱乐和旅游的氛围。(4)“七段”。康珠特色街的建筑在总体布局上为中心对称式,分为七段。建筑相对集中的布局能形成“街中街”,形成与传统藏寨聚落相似的景观效果。

整体与细部
      对于建筑的具体形式,特别是对一些建筑细部的处理,规划采用传统建筑形象“变异化”的处理手法,结合现代材料、技术、设计手法使建筑与地域性的环境与文脉相适应。
本次规划借鉴藏式建筑风格,结合现代建筑设计理念与手法,根据现代商业功能要求、当地气候及地形特点,设计符合街道空间比例与尺度的建筑高度。建筑柱网的设计在符合常规模数要求的基础上对柱网进行灵活设置;细部装饰(如 门窗 、檐口、柱头  等)  等设计均以为原形,并对其予以适度提炼、简化,使其在具有现代功能的新建筑上焕发新的生命力;材料以当地材为主,用作砌体或外饰面。建筑空间形式汲取当地传统民居的菁华,借鉴如天井、三合院、柱廊、上层悬挑、屋顶晒台等诸多形式,组合形成广场界面的曼陀罗形状。在康珠特色街北部、南部及中部的建筑作一些转角处理,以体现建筑空间及景观的地域文化特色,创造丰富的商业建筑体验空间。
      西藏建筑的细部装饰构图细腻,色彩丰富鲜艳,除了宗教的内涵外,与建筑风格的粗矿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康珠特色街的细部处理中,保持细部装饰的原汁原味,对某些符号特征加以综合、概括、提炼、和转化,找到了体现藏族建筑文化风貌的现代设计语言。

结语
      山南康珠特色街设计解读了乡土景观和建筑之间的关系,理解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对地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式,并以谦虚的态度体验和理解传统的生活方式,包括当地人的衣食住行和信仰。藏式建筑艺术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藏文化的发展而演变,尤其与藏文化核心的藏传佛教关系极为密切。一部藏族建筑史几乎是整个藏族宗教史的反映。在藏族建筑的整个发展进程中,既注意吸收汉地和其他民族的建筑艺术和建筑技术,又保持本民族的建筑特色与风格的传统性,推动了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本民族建筑事业的发展。藏族建筑的风格,既多源又多元,它促进了民族性和地方化、宗教性和世俗化的历史嬗变。由此,形成独特的藏族建筑艺术,它不仅推动了中华建筑史,而且也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瑰宝。

.....提示:网站下载资源都有备份,如遇到下载地址失效请及时联系管理员(QQ:3459039404)恢复下载地址(个别无法恢复会退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室内设计工具箱

QQ|手机版|Archiver|室内人 ( 辽ICP备05022379号 )

GMT+8, 2024-6-9 08:42

Powered by Discuz! X3.5关于室内人 | QQ:3459039404(客服) | Email:snren_com@163.com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