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 发表于 2005-3-26 15:44:00

晨风飘渺 发表于 2005-3-26 18:34:00

能简则简!~能约则约!~简中求美!~约中求实!~看你怎么设计了!~

蓝眸雪狐 发表于 2005-3-28 01:11:00

可不可以把简约看成一个风情万种的女人 在脱去臃肿的外衣之后 只留下妩媚的笑

雷紫 发表于 2005-6-18 11:21:00

<P>简约是社会和人类文化,文明发展的想象的部分表现</P><P>它将来会呈现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P>

孽海婴儿 发表于 2005-6-18 11:53:00

<b><FONT color=#ff0000 size=4>简约性:回应时代的哲学追求</FONT></b>
<P align=center><FONT color=#408080>梁周敏 王海昌
</FONT></P>
<P>
  哲学之所以被称为智慧之学,就在于它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关注、反思和把握人与世界的关系,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导向。然而,在经济社会持续繁荣和强调人的全面发展的今天,哲学却有疏离大众人群的倾向,这不能不引起学界的反思。深究起来不难发现,问题不在于哲学思维特有的抽象性,而在于我们所表述的哲学缺乏时代简约性。当前我国哲学研究,存在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研究过于繁琐化,囿于形式上繁文缛节的思辨争论,偏离了简约性的时代精神,因而造成哲学领地的一定遗失和哲学功能的相对弱化。体现时代感是哲学作为传承、刻录和沿袭文明的载体之魅力,而这一点在哲学研究中并没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在推进哲学发展时,哲学研究应反映时代要求,体现简约性的理论追求。 </P>
<P align=center><b>简约性是哲学的时代要求</b></P>
<P>  所谓简约性,就是理论上的高度概括性。它不仅表现在形式上的简洁与明了,更体现在内容上的丰富与深刻,亦即言简意赅、文约义丰。简约之所以是哲学的时代追求,首先是因为崇尚简约是当代人的价值观念和生活理念。当今科技快速发展,极大地推进了人类社会历史的世界性进程,带来了社会生活的巨大变革。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市场化以及竞争的日趋激烈,使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力避繁琐、崇尚简约作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要求,已经渗透于当代社会的各个领域。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理应体现、发扬崇尚这一时代精神。 </P>
<P>  简约性是科学认识理论的基本原则。科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规律,这就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剔除对象复杂多样的外在现象,揭示出内在的本质规律,从而获得理性认识。所以,无论是研究过程本身,还是结果的理论建构,都应体现出简约性的精神追求。纵观哲学史不难看出,凡在哲学上成就建树者,其理论的经典概念和判断以及对它的界定和表述,无不体现出理论上的简约。在这些简洁的理论形式中所蕴涵的丰富内容,既具有严谨性,又提供给人们广阔的想象空间。正因为如此,许多哲学的简约命题成为流芳千古的经典箴言。 </P>
<P>  今天,随着生存环境的改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简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自觉观念和理念。因此,当今哲学崇尚简约,是我们这个时代对哲学的要求,当然,哲学的简约性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表现,其形式没有既定性的完备答案,但是,正是在这种精神的追求中,不断升华着哲学睿智的思想和深邃的境界,拓展着历史文明的丰富内容。 </P>
<P align=center><b>简约性的基本内涵</b></P>
<P>  哲学的简约性,就是哲学理论所追求的高度概括性。这种概括不是简单、空洞,而是以简洁、清晰、精练、完美的外在形式具体地表达丰富的思想内容;哲学简约性不否认哲学理论思维的概括性和抽象性,而是使哲学特有的思维特性得以有效地展现,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和理性上的反思。哲学简约性有其内在的基本特征: </P>
<P>  一是具体性。简约性是以浓缩的形式反映事物整体的本质规定性,形成具有概念和总体性判断。在简约性的概念和判断中,杂乱、无序、丰富的感性内容,得到规范、有序、系统的理性整合,达到多样性的统一,因而具有具体性。哲学的概念和判断,其简约性越高,它就越是具体的,就越是具有普遍性、渗透性和兼容性,其适用范围就越宽广。历史上的许多哲学思想和原理,都是以这种具体性的简约概念和判断表现的。 </P>
<P>  二是通约性。哲学的思维特性可以通过简约的话语形式表达出来,这种话语的表达不仅体现哲学的思维特点,而且成为不同学科、不同主体相互沟通和交流的中介。从一定意义上讲,哲学就是一个对话的平台,反思人与世界关系的任何主体,都可以通过哲学这个舞台彼此交流和沟通、理解和支持,共建自己的精神家园;通过共同的对话,积淀自己时代哲学生成的因子,实现哲学的创新和发展,承担社会变革的先导。 </P>
<P>  三是清晰性。哲学研究需要对对象进行时空上的多维反思,因为客体具有内、外的复杂性联系。哲学理论的简约性就是要在复杂背景下把对象的复杂联系在理论演绎的过程中条理化,并清晰地展现出来,进而揭示客体必然的本质联系。理论演绎的清晰性是简约性的内在结构要求,也是哲学理论完美性和成熟性的重要标志。 </P>
<P>  四是现实性。以简洁、完美的理论形式总体地反映人与世界的关系是哲学简约性的基本要求,这种反映既体现着前人的理论经验,更关注着现实人们的思维特点、内心体验和接受、交流水准,因而具有现实性。简约的现实性,推进着哲学和自己时代的现实世界的接触与相互作用,使哲学走进公众日常生活,播洒哲学精神,发挥哲学的社会功能。 </P>
<P align=center><b>简约性要求三种意识</b></P>
<P>  既然哲学当前的窘况与一些研究者偏离了时代哲学的简约性精神有关,那么,我们就应该正视和解决这个问题。回应简约性哲学的时代要求,需要哲学工作者与时俱进,自觉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科学意识。 </P>
<P>  学风的自律意识。哲学当前的困境,可以说与哲学研究中的学风建设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有关。哲学研究存在的晦涩论证、孤芳自赏、文本难以理解、远离生活实际等现象,表明了重视哲学研究中的学风问题刻不容缓。加强学风建设,既需他律,更需哲学研究者的自律。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端正学风,增强自律意识,是哲学简约性的必然要求。为此应当做到“四个弱化”和“四个强化”:理论演绎弱化繁琐、晦涩,强化简约、清晰;言词语句弱化迂腐、难解,强化明了、通俗;哲学传播强化探讨、创新,弱化独白、趋同;哲学论著强化短论、精品,弱化宏述、赝品。 </P>
<P>  术语的规范意识。哲学术语是哲学理论的细胞。哲学研究的繁琐与随意,在一定程度上源于哲学术语的不规范。其表现有术语的过分抽象化、自制性滥用、外来语的包装兜售以及语句表达的晦涩、玄奥、西化等。规范哲学术语应当辨证地处理两层关系:一是术语的抽象性与通俗性关系。哲学术语有自己的抽象性,反映学科的特殊性;但是,哲学的生命力扎根在现实生活,更应考虑公众的可接受性,才能克服因排斥形式而拒斥内容;力求术语通俗,体现着大众对哲学的需求,是哲学生成与发展的基础和哲学得以对话与交流的中介。二是术语的民族性与外来性关系。术语的民族性是一个民族文化传统的积淀和国家文化独立的标志,文化交流和接纳应当体现平等性和相容性,不能过分地将民族术语西方化和复制西方思维的论述方式,而无视民族思维的差异性。 </P>
<P>  研究的效率意识。效率不仅是社会经济、政治生活领域的基本原则,也是人类精神生产领域的价值追求。哲学研究不仅要遵循求真原则,同样要遵循价值原则。效率作为价值评价的基本尺度,应当在哲学研究中得到体现和贯彻。哲学的简约性要求,表面看似意赅言简,但却凝结着研究者深刻透彻的理解和高度的理论思维,因此,简约性这种思想的经济原则意味着哲学研究要强调效率。</P>
<P> </P>
<P align=right>(《光明日报》2002年8月20日)</P>

yuge 发表于 2005-6-18 11:57:00

很优秀的作品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简约” 是什么!

室内设计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