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 发表于 2010-11-1 14:34:00

快速精讲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平面设计教程

<strong>一 、概论<br/></strong>平面构成作为一门设计基础课的教育,始于一九一九年德国包豪斯设计学府,其后应用于设计的各个领域,如服装、装潢、室内设计、造型设计、建筑、绘画等。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可加深学生对形与形之间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组织形、创造形的能力。<br/>构成的定义:构成是一种造型概念。是将不同或相同的形态单元重新组合成新的单元形象,赋予视觉感受上新的形态形象。<br/><br/><strong>二、平面构成设计的元素<br/></strong>概念元素:是在头脑里存在的点、线、面、体。<br/>视觉元素:是将概念元素体现在实际设计中,包括大小、形状、色彩、肌理等。<br/>关系元素:是把视觉元素在画面上进行组织、排列,是形成一个画面的依据完成视觉传达的目的。包括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br/>实用元素:是指设计所表达的内容、目的和功能。<br/><br/><strong>三、面构成的形象<br/></strong>形 --&gt; 概念的形 (抽象)<br/>--&gt; 现象的形(具象)--&gt; 自然形(有机形、无机形)<br/>--&gt; 人为形(有机形、无机形)<br/>点的形象:细小、简单 点的大小、数量、空间及排列的形式方向使构成作品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可形成活跃、轻巧等不同表现效果。<br/>线的形象:宽度窄、长度显著<br/>线的形态有直线和曲线两种,设计线构成,关键在于把握线形态的性格表现。<br/>线的性格:<br/>垂直线:赋予生命力、力度感、伸展感。<br/>水平线:稳定感、平静、呆板。<br/>斜线:运动感、动向、方向感强。<br/>折线:方向变化丰富、易形成空间感。 几何曲线:弹力、紧张度强,体现规则美。<br/>自由曲线:自由、潇洒、自如、随意、优美。<br/>细线:精致、挺拔、锐利。<br/>粗线:壮实、敦厚。<br/>线的表达要点:以长短、粗细、疏密、方向、肌理、形状、线形组合的不同来创造线的形象,表现不同线的个性,反映不同的心理效应。<br/>面的形象:<br/>几何形:特点:明快、单纯、规整、秩序。(如书本、电视等)<br/>有机形:特点:生机、膨胀、优美、弹性。(如水滴、鹅卵石) 不规则形:自由形、偶然形。具有一定的情态、情趣。<br/>徒手形、意外形等。<br/>体的形象,在平面上是一种幻觉形象,是一种特殊的空间形式。<br/>正负形象,图在前,底子在后为正,反之为负。<br/>面的形态表现通过形与形的组合进行创造。<br/>点、线、面综合构成:在平面构成中,点、线、面是最基本的形态,这种最基本的形态的相互结合与作用形成了点线面的多种表现形式。点、线、面的表现力极强,既可以表现抽象,也可以表现具象,是平面构成的三大要素 。 <br/><br/><strong>四、平面构成的基本形与骨格</strong> <br/>基本形:设计由一组重复的或彼此有关联的“形”构成,这些形称之为基本形。基本形由一组相同或相似的形象组成,在构成内部起到统一的作用。基本形设计以简为宜。<br/>形象的相遇:两种以上的形相遇,可产生八种形式。(可参看另附图例)<br/>1:分离, 面与面之间互补接触,始终保持若干距离。 <br/>2:接触, 面与面在互相靠近的情况下,边缘发生接触。 <br/>3:覆叠, 面与面靠近时,由接触更近一步,成为覆叠,有前后之分。<br/>4:差叠, 面与面交叠部分产生出一个新的形象,其他不交叠的部分消失不见。<br/>5:透叠, 面与免交叠时,交叠部分产生透明感觉,形象前后之分并不明显。<br/>6:联合, 面与面互相交叠而无前后之分,可以联合成为一个多元化的形象。<br/>7:减缺, 面与面覆叠时 ,在前面的形象并不画出来,只出现后面的减缺形象。 <br/>8:重合,(重叠) 面与面完全重叠,成为一个独立的形象。<br/>骨格最大的功用是将形象在空间或框架里作各种不同的编排,使形象有秩序地排列,构成不同的形状与气氛。骨格既起管辖编排形象的作用,也给形象以空间阔窄的功能。 <br/>骨格分规律性、非规律性、有作用性和无作用性几类。<br/>有规律性骨格以严谨的数字方式构成精确的骨格线。基本形依骨格排列,具有强烈的秩序感。主要有重复、近似、渐变、发射和特异等构成。<br/>规律性骨格有水平线和垂直线两个主要元素。若将骨格线在其阔窄、方向或线质上加以变化,可以得出各种不同的骨格排列形状。 <br/>非规律性骨格没有严谨的骨格线,构成方式自由生动。如密集、渐变、近似构成。<br/><br/><strong>五、重复构成与近似构成<br/></strong>重复构成<br/>重复是指在一个画面中使用一个形象或两个以上相同的基本形进行平均的、有规律的排列组合。可利用相同重复骨格来进行形象、方向、位置、色彩、大小的重复构成。<br/>重复构成的基本形可采用具象形、抽象形、几何形等组合基本形。<br/>重复的分类:<br/>1:形象的重复,基本形形状一样,可有色彩(黑白灰)、方向的变化。<br/>2:大小重复,大小相同,形状、色彩、方向可找变化。<br/>3:方向的重复。<br/>4:位置的重复。<br/>5:中心的重复。 <br/>近似构成:<br/>自然界中近似形很多,如某种树的叶子,同种类的小鸟等,他们的造型都有近似的性质。<br/>近似构成是重复构成的轻度变化,是同中求异。是基本形的形象产生局部的变化,但又不失大型相似的特点。<br/><br/><strong>六、特异构成<br/></strong>特异现象是指规律的突破,是各别的要素显得突出而引人注目。特异构成是具有比较性的,夹杂于规律性之中。特异部分不应数量过多,应选择放在画面中比较显著的位置,形成视觉的焦点。<br/>打破单调格局,使人惊奇。<br/>特异构成基本采用基本形的特异和骨格线的特异两种类型。无论哪种类型都必须注意特异构成对形状类型的不同要求。<br/><br/><strong>七、渐变构成</strong>:<br/>渐变现象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视觉感受,如近大远小、火车铁轨有宽变窄等。渐变的视觉效果具有强烈的透视感与空间的延伸感。平面构成中的渐变是指基本形或骨格逐渐地、规律性地、循序地无限变化。这种变化是以节奏感强和韵律感好为前提。所以在渐变构成中,基本形或骨格线的变化,其节奏与韵律感的好坏是至关重要的。变化如果太快就会失去连贯性,循序感就会消失;变化如果太慢,则又会产生重复感,缺少空间透视效果。注意:采用具象图形、渐变骨格、几何图形来表现渐变要注意节奏的连续性、循序感。也可利用图地转换。(每一个形象都可以由完整至残缺、由简单至复杂、由具想至抽象、渐变成其他任何形象。)<br/><br/><strong>八、发射构成<br/></strong>发射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如光芒四射、水花四溅等。发射构成是骨格单位环绕一个共同的中心点向四周重复,具有特殊的视觉效果。发射中心与方向的变化构成不同的图形,造成光学的动感和强烈的视觉效果。 具有多方的对称性。<br/>可分为:1:离心式 发射的骨格线均由中心向外发射。<br/>2:同心式 同心圆围绕着发射中心一层一层向外扩展。同心式的变化很多,如多圆中心、螺旋形等。<br/>3:向心式 骨格线自各个方向向中心迫近。<br/><br/><strong>九、空间构成<br/></strong>1:自然的空间<br/>自然的空间是立体的空间,万物呈现眼前,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近大远小、前后分明。<br/>2:平面的空间<br/>要在平面的画面中体现立体感,则形象的大小、位置、方向至关重要。这些因素能够在平面中使人产生立体的幻觉,导致幻觉的空间感。<br/>(1) 利用近大远小的透视关系来表现空间。<br/>(2) 覆盖排列。同样的形象进行覆叠处理,会有前后、上下的感觉,从而产生空间感。 <br/>(3) 投影效果。给形象增加投影,则增加了空间的真实性。投影会使物体具有立体感,还可表现出物体的凹凸感。<br/>(4) 弯曲变化。线的弯曲渐变,可以造成前后距离感。<br/>(5) 肌理变化表现空间感。物体粗糙表面产生远近距离感。<br/>(6) 矛盾空间<br/>矛盾的空间表现,是指在现实空间里不可能存在的,在假设的空间里存在。是人为在平面作品中制造出来的错视,图底反转矛盾延伸。空间的视点是矛盾的,多变的;可以从多个视角进行观看,但结合起来却无法成立,互相矛盾,使人产生不合理的视觉效果。<br/><br/><strong>十、密集构成<br/></strong>密集在设计中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图画的手法,基本形在整个构图中可自由散布,有疏有密。最疏或最密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在画面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并有节奏感。密集也是一种对比的情况,利用基本形数量排列的多少,产生疏密、虚实、松紧的对比效果。密集构成中基本形可采用具象形、抽象形、几何形等,但基本形的面积要小,数量要多,以便要有密集的效果,基本形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或相近的,在大小和方向上也可有些变化。<br/><br/><strong>十一、肌理构成<br/></strong>肌理又称质感,由于物体的材料不同,表面的排列、组织、构造各不相同,因而产生粗糙感、光滑感、软硬感。我们通过视觉来感受物体表面的质地,因而,视觉肌理成为设计作品。<br/>视觉肌理创造方法:<br/>1: 笔触的变化<br/>2: 印拓<br/>3: 喷绘<br/>4: 印染<br/>5: 刻刮<br/>6: 纸张加工<br/>7: 渗开或枯笔技法<br/>8: 纹理涂擦技法<br/>9: 大理石纹表现技法<br/>10:蜡之排水性技法

512124827 发表于 2010-11-23 16:46:00

&nbsp; 学习了

dingzeming 发表于 2011-1-27 11:58:00

好。。

luoaijun 发表于 2011-2-15 17:51:00

要学好,还是得找找相关的书籍来看啊。

656055603 发表于 2011-12-14 12:49:00

掌心学习中

whj622311 发表于 2012-1-6 15:32:00

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收藏了,作为电脑桌面&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谢谢楼主

newlandds 发表于 2012-2-15 09:57:00

&nbsp;这也太好了啊 正在学习平面设计啊 万分感激啊 <br/>

xunwei2020 发表于 2012-9-8 13:26:00

<p>好 好 好 !!非常好</p>

yjc7912214 发表于 2012-12-7 11:23:00

这么好的东西,一定要收藏了

home8868 发表于 2013-1-22 09:23:00

<p>总结的真好!</p>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快速精讲平面构成---平面构成、平面设计教程

室内设计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