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 发表于 2003-7-31 20:12:00

WinXP稳定性极限测试

WinXP稳定性极限测试
测试方法
我们主要是仿真用户真实环境:每天超过10小时连续运行Windows XP,不断地安装、卸载并运行各种软件,运行各种游戏并考察其效果,不时地更换硬件,尝试CPU及内存的超频、刻录CD-R及CD-RW光盘、观看VCD及DVD等,尽量在XP上做各种用户平时可能会做的事情。另外,我们对微软大肆宣传的XP新特性也进行了测试,如:远程协助、系统还原等。我们将测试分为3个部分进行:
软件测试:我们收集了近200款各类软件,从大至数百兆的设计软件到小不足1兆的实用工具,基本包括了计算机用户使用的各类型软件,可说是应有尽有。
硬件测试:我们在上述平台的基础上共更换了30余种硬件,主要包括CPU、主板、内存、硬盘、光驱、显卡、声卡等7类部件。由于存在版权问题,测试中使用的XP是未激活的。
极限测试:所谓极限测试就是一种破坏性测试。比如乱改注册表、删除系统文件、使系统盘空间严重不足(小于50MB)等。其实这些在日常使用中都是会遇到的,有时候是他人的恶意破坏,有时候则是用户在不经意间的误操作所造成的。我们之所以这样不遗余力地折磨XP,其目的就是为了考察它的自我保护能力,其稳定性强大到什么程度。
用户的真实虚拟——软件测试
一般来说,系统不稳定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软件程序冲突引起的。过去在Windows9x操作系统中,系统里安装的软件越多,注册表就会越庞大和繁杂,系统出现不稳定的可能性就越大。这次我们准备了上百个不同类型最新版本的软件(详见附表)。我们把这些软件安装在同一套Windows XP系统中进行测试,以考察在安装了大量软件时Windows XP环境下的稳定性。在测试中软件环境分为3种情况:
1.干净安装Windows XP后安装大量软件
2.从装有大量软件的Windows 98升级到Windows XP
3.从装有大量软件的Windows 2000升级到Windows XP
软件环境1中,我们先在系统上安装了上百个不同类型的软件,然后检查操作系统及软件的运行情况,看是否会出现系统不正常,程序挂起等不稳定现象。接着卸载一部分软件之后再仔细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如遗留的垃圾文件是否对系统有影响,部分软件是否修改了系统部分文件,影响其它软件对文件的调用,完全卸载后是否影响了系统的稳定性等。这个「安装-卸载-检查」的过程重复了两遍。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具体软件来说,主要是检查它们在Windows XP下的运行稳定情况。如该软件能否在Windows XP下运行,运行过程中是否稳定,与其它软件是否有冲突,其所有功能在Windows XP下能否正常实现等。比如说对于一个播放软件,我们就测试其对各种典型格式文件的播放,音频与视频模式的转换等。如发生异常,则同该软件在Windows 98/2000下运行的情况进行对比,以判断问题是否是因为Windows XP操作系统造成的。
软件环境2和3中,我们从同样装有大量软件的Windows 98/2000升级到Windows XP,然后检查系统及软件的运行情况,看升级Windows XP操作系统后原有软件是否会出现问题。
在测试过程中,Windows XP的表现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整体来看其稳定性是非常优秀的。在应用软件方面,尽管我们在系统中安装了200多个不同类型的软件,但除少数与Windows XP不兼容的软件外,绝大部分应用软件都能在Windows XP环境下正常运行,并且能够实现相应的功能,很少因为安装/卸载其它软件而出现冲突和不稳定的情况。
从升级安装的情况来看,无论是从哪个操作系统开始升级,在升级过程开始前,Windows XP的安装程序都能自动检测系统中已安装的所有软硬件,然后给出一份非常详细的升级报告,告诉用户哪些软硬件可能有兼容问题(比如说帝盟MX200声卡、Norton Disk Doctor软件),哪些软件不支持Windows XP(需要更新的版本)以及哪些软件升级后必须重新安装(比如Easy CD Creator 5)等,并且给出可能的解决办法。这份报告对于使用者来说是非常实用的,它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隐患并设法解决。升级完成后,除个别软件外(也就是前面升级报告所提到的那些),其余软件都能直接在Windows XP执行,而且各个软件在升级前的设置均会被保留下来。此外,Windows XP还会自动改变有问题软件的快捷方式,运行时会给出警告,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应用软件的问题而造成系统不稳定。
测试中我们还发现一件很有趣的事。在软件环境2中,安装了大量软件之后,Adobe Illustrator 10在Windows 98下运行时总会出现「Kernel32.dll出现非法操作」的问题,然而升级到Windows XP系统后就一切正常,当然这只是一个特例。但总的来看,Windows XP的稳定性的确要比Windows 9x强很多,与Windows 2000差不多。在我们测试的过程中,偶尔也会出现几次软件不能正常运行以及应用程序崩溃的情况,但从未造成整个系统瘫痪,而且在正常的操作中还没有遇到过Windows XP完全崩溃的情况。
另一方面,我们来看看游戏软件方面的情况。Windows 2000刚刚推出时,在游戏软件的支持方面表现不尽人意。这次自诩为超强娱乐平台的Windows XP又会如何呢?我们找来大量的游戏软件,对XP平台进行了狂轰乱炸式的测试,得到的结果令人相当满意,大部分游戏软件都可在Windows XP下稳定运行;即使是在Windows 98/2000中安装游戏后再升级到XP,已安装的游戏大部分都可在升级后直接执行,无须重新配置。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Windows XP在软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方面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对于一个新的操作系统来说是很难避免的;当然,这其中多数是应用软件本身造成的。系统级的软件,如第三方的磁盘工具常会出现问题。
测试过程中,我们发现Windows XP的硬件兼容性相当不错,我们试用的硬件基本上都可在Windows XP中正常使用。出乎意料的是,我们发现有些在Windows 2000中不再支持的硬件,如创新公司的PCI5655内置调制解调器,在Windows XP系统中竟然又一次「焕发青春」。但遗憾的是,我们曾寄予厚望的帝盟MX 200声卡(Windows 2000不支持)在Windows XP中仍然「保持沉默」。
在PC2系统的主板替换测试中,我们将微星KT266 pro2 Ver2.0主板换成华硕A7V266-E(同样使用威盛KT266A芯片组)时,发现XP系统无法进入,而且并非是我们原本想象的出现激活窗口,而是出现了类似系统崩溃的现象:我们可以进入系统选单,但无论选择何种方式均无法进入系统!我们尝试使用Windows 98引导软盘,引导成功并进入了DOS界面,进行了一些操作,因此判断不是硬件问题。而此现象还继续出现在精英Iwill XP333-R(ALi Magik1)捷波屠龙XP(VIA KT266A),SiS 735工程样板,微星的K7N420 PRO VER 1.0(nForce)等所有我们用来替换的主板中。
为确认操作系统是否已经崩溃,我们又将原主板换回,发现Windows XP正常启动。不仅更换主板是这样,我们还发现类似的现象在我们更换其它组件时也会出现,即系统中更换过的硬件数累计过多时(大约是5到6个硬件),就会产生此类的现象。
我们一度认为这是因为我们使用的Windows XP没有被激活的原因,但是我们随后使用干净安装的XP系统进行测试时发现,在替换主板时不会再出现上述现象。因此我们认为是从Windows 2000升级安装导致Windows XP系统对更换硬件产生了一种「敏感」。所以在这里强烈建议大家的Windows XP使用干净安装,尽量不要使用升级安装的方式。
此外,我们将PC1和PC2系统的硬盘进行对调时,也发现XP系统完全不能启动。当然,在将硬盘安装回原系统后,Windows XP美丽的面容又一次展现在我们面前。经过数次尝试,我们始终无法使对换硬盘后的AMD系统和Intel系统顺利启动Windows XP。虽然AMD和Intel都表示过,基于他们的系统将对Windows XP提供最好的支持,但是也许对微软来说,两种体系的「隔阂」太深了,是无法同时支持的。
尽管有以上的种种问题,我们发现Windows XP还是相当友善的。硬件调换过程中,我们为换用主板而决定重装Windows XP,并且在安装时选择了「修复原有Windows系统」。安装完成后,我们惊讶地发现Windows XP完全恢复,原来安装的所有程序都安然无恙(除虚拟光驱程序外),运行软件时也看不出我们的Windows XP因此而受到什么影响。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提及另一类特殊的「硬件」,就是虚拟硬件。当然,现在大家常用的大概只有虚拟光驱这一种了,如Deamon Tools和VirtualDriver等。在PC2系统从Windows 2000升级到Windows XP后,我们发现虚拟光驱的盘符都丢失了。实际上,虽然这些程序仍然排列在我们的启动菜单中,但根本无法使用,而且我们发现,虚拟的硬件在升级后的系统中会造成一些冲突。所以强烈建议在升级前卸载这些程序,在XP下重新安装。可以在Windows 2000系统中使用的光驱仿真程序,绝大多数都可以在Windows XP下正常运行。我们还看到,使用Windows XP的修复安装后,Deamon Tools的虚拟光驱在修复后无法识别,系统会通告「无法找到虚拟SCSI设备」,而VirtualDriver所创建的虚拟光驱仍然存在(实际也变得不稳定)。
我们发现虚拟硬件导致的系统不稳定甚至硬件冲突,是通过一个相当偶然的机会,就是在PC2系统升级至Windows XP操作系统后,某次关机时发现Windows XP不能实现软件关机,每次命令Windows关机都会发现系统重启。我们最终发现这并不是电源管理的问题,而是因为某个虚拟光驱程序在Windows关闭时会使系统出现错误。而Windows XP的「系统失败后-重新启动」这一点做得相当出色,因此微软风格的蓝屏一闪而过,机器会马上重新启动,就导致我们前面所描述的现象。这里同样提醒大家注意这种「关机变重启」的现象,其实只要将Windows XP的这一选项关闭,就能发现问题的所在。
我们从上述现象中也可看出,Windows XP已经变得相当强健,即使在出现错误的情况下,重新启动后仍然顺利地进入正常模式,系统并未自动进入安全模式或其它的保护状态。不过此时错误并未被修复,只是被系统「隔离」了,再次关机时仍然会出现错误。这点让我们感到有些困惑,不知能否算是Windows XP的优点。毕竟对于不少人来说,发现自己的计算机无法关闭时,恐怕会束手无策吧。
对于Windows XP自带的驱动程序(特别是显卡驱动),我们发现除了稳定以

那天 发表于 2003-7-31 20:13:00

一、Windows文件保护
「Windows文件保护」的目的是通过防止擅自删除或改写核心Windows系统文件,从而提高运行Windows时的稳定性。微软研究显示,目前家庭PC系统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是应用程序的安装过程:在用户不断安装大量的应用程序时,其中一些应用程序的安装程序会用旧的甚至已经改变的文件改写当前的系统文件,这将导致系统不稳定并使其它依赖这些系统文件的程序不能正常运行。「Windows文件保护」是以后台工作方式检测有可能改变核心系统文件的操作并保护文件的完整性,从而避免擅自改写文件,这将为用户提供一个更稳定的PC环境而不必以任何方式对该功能进行管理。
为了对「Windows文件保护」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们关闭了「系统还原」功能,然后进行对部分系统文件的删除操作(完全删除系统文件相当于格盘,显然没有实际意义)。为了能够顺利地删除指定系统文件,系统盘(同时也是启动盘)格式化为FAT32格式,删除文件的方式分为在DOS下删除和在Windows XP桌面下删除(即运行Windows XP进入桌面,以常规方式删除)。为了保证所删除系统文件的「纯洁性」,尽量避免第三方软件的干扰,我们的测试在全新安装的Windows XP上进行,除了RADEON 8500驱动程序以外,没有安装任何应用软件。测试结果显示「Windows文件保护」在Windows XP下效果还不错,有效保护了核心系统文件。我们建议用户将XP安装在NTFS分区,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恶意的破坏。
1.删除启动盘根目录下文件:Boot.ini、Ntdetect.com、Ntldr这3个重要的启动文件
测试让人失望,不管是在Windows XP桌面下还是在DOS下,我们都可以轻易地删除掉这些文件,造成系统无法重启,虽然可以通过安装进行修复,但始终还是非常不便。这3个启动文件不影响系统的完整性,在修复以后对使用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另,我们在NTFS分区安装的Windows XP对这项也进行了测试,结果一样。
2.删除下列目录:系统盘Windows目录下\System32(5187个文件,124个活页夹)和\System(25个文件)
测试所删除的文件属于Windows XP最核心的文件,敏感的SAM(安全账号管理数据库)和注册表文件存放在System32\Config目录下。这些都是微软认为最重要的数据,所以保护得很好,特别是在NTFS格式的分区上,要删除这些系统文件很困难。经过不懈的尝试以后,我们放弃了在Windows XP桌面下删除System32目录的努力,Windows XP不断给我们的删除操作报错并不断修复我们删除的文件,到最后我们发现绝大多数System32目录下的文件都不能通过简单的删除操作来破坏。与此相反,我们在DOS下删除System32目录显得很容易,系统完全无法启动,对普通用户来说,如果发生这种悲剧,唯一的选择就是重新「体验」安装了。删除System目录没有遇到困难,在Windows XP桌面以及DOS下都能够顺利完成,Windows XP桌面下系统会自动恢复24个文件,Setup.inf无法自动恢复。在DOS下删除System目录后系统无法自动恢复,System目录成空,但是系统仍然能够正常运行,并没有发生异常现象。需要指出的是,这是在没有安装应用软件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正常,我们不能确认安装n个应用软件后的情况,毕竟我们在这部分测试的是「Windows文件」保护功能。
3.删除系统盘Windows目录下所有文件(不含下属活页夹,66个文件)
测试在Windows XP桌面下有4个文件始终无法删除:SchedLgU.txt、Explorer.exe、Taskman.exe、Twain_32.dll、Twain.dll,系统自动恢复17个文件,无法恢复的文件包括System.ini,系统依然能够正常运行。为了检验系统恢复能力我们特意在删除了Regedit.exe后运行它(开始菜单中的「运行」),系统没有给出任何提示就恢复并运行,没有任何问题。
4.删除注册表文件
鉴于注册表文件的重要性,我们将它们独列为第4项。Windows XP的注册表和Windows 2000相似也分为两个部分,但包括多个文件,其中用户配置文件保存在根目录\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的目录中,系统配置文件位于系统目录\System\Config中,包括多个文件及其相应的.log(日志)文件和.sav文件。在Windows XP桌面下的注册表文件相对安全,系统会拒绝删除操作,而在DOS下我们删除注册表后系统崩溃,而且无法恢复。

那天 发表于 2003-7-31 20:14:00

二、系统还原和驱动回滚
「系统还原」为用户提供了一种将其计算器还原到早先工作状态的简便方法。允许用户将计算器还原到出现问题之前的状态而不会丢失个人数据文件(例如 Word文文件、电子邮件等)。「系统还原」会主动监视对系统和某些应用程序文件的更改,并自动创建容易识别的还原点,因此用户不必亲自记得进行备份。默认情况下,Windows XP每天及在重大系统事件(比如安装应用程序或驱动程序)时创建还原点。当然也可以随时创建和命名自己的还原点。需要强调的是,「系统还原」并不监视或恢复个人数据文件,因此,还原不会使用户丢失工作、邮件甚至Web浏览历史记录和收藏夹,用户可以在「安全模式」下将PC回卷到问题发生之前的状态。
为了更好地测试「系统还原」功能,我们将磁盘转换成NTFS分区,并安装了一些常用软件(59个)。右键点击「我的计算机」,可以对「系统还原」进行详细设置,我们将「系统还原」磁盘占用设置为12%以保证还原操作的顺利进行。「驱动程序回滚」功能确保在更新驱动程序时,一份以前驱动程序数据包的副本将自动保存到一个特殊的系统文件子目录下,如果新驱动程序不能正常工作,可以通过访问「设备管理器」中设备的「驱动程序」选项卡,然后单击「返回驱动程序」的方法来还原以前的驱动程序。完成测试以后我们认为「系统还原」是一项比较实用的功能,只需简单的点击就能将系统恢复到创建还原点的地方。遗憾的是该功能有容量的限制(相对于用户硬盘空间),对超过保护范围内的则无能为力。
1.删除Program Files目录下部分一般文件后进行还原
进行操作前我们创建了还原点,还原过程不再赘述。我们首先将ACDSee 4.0的目录进行删除,还原没有出任何问题,经过不长的等待和重启,一切恢复如初。需要指出Program Files目录下没有单一的子目录字节数超过480MB(12%磁盘空间)。
2.安装/删除应用软件后进行还原
安装/删除应用软件系统会自动创建还原点,我们选择ACDSee 4.0和Microsoft Office XP Professional为对象,容量分别为30.83MB和约600MB。ACDSee 4.0不管是安装还是删除以后都可以安全恢复,而Office XP因为容量太大超出系统保护范围而无法恢复。
在完成上述两项操作以后我们仔细检测了相应的应用程序:使用该软件所有常用功能,进行一系列设置,运行、退出、再运行,循环反复多次。
3.切换不同版本的驱动程序
测试对显卡(RADEON 8500)、声卡(ESS Canyon3D)驱动进行切换,两者过程相似,我们以显卡为例进行介绍。显卡驱动程序版本为6.13.3276官方版、6.13.3286官方版和6.13.3281 WHQL版。查看「设备管理器」中设备的「驱动程序」选项卡就可以找到「返回驱动程序」,单击即可。测试显示驱动回滚操作仅限于前一版安装的驱动,如果用户依次安装了A、B、C三个版本的驱动,就只能返回至B版。切换后我们运行大量游戏以测试驱动的完整性,结果令人满意,所有的游戏都顺利地通过。
通过测试,我们认为安装在NTFS分区上的Windows XP在「Windows文件保护」、「系统还原」和「驱动程序回滚」的保护下,完整性和稳定性能够得到有力的保证和支持。实际上Windows XP把暴力操作所带来的灾难降到了很低的程度。
三、Windows XP负载能力
计算器负载能力和计算器硬件、操作系统以及程序都有很大的关系。很多朋友都有这样的体会,相同硬件配置下运行资源消耗很大的程序Windows 98比Windows 2000更容易死机。那Windows XP在这方面又表现如何?我们搭配了一个配置较高、满足Windows XP流畅运行的硬件环境,相关配置如下表:
相对前一项测试而言,确定「Windows XP负载能力」的测试方法比较困难。在Windows 2000/XP下很难像Windows 98那样了解系统资源剩余情况,但是可以通过系统提供的「Windows任务管理器」中的「性能」来查看CPU使用记录和页面文件使用率。测试的标准是在进行测试操作后或者资源降至极低的情况下系统是否保持稳定工作。我们通过下列操作来界定系统稳定:
被测试应用程序不出现挂起、崩溃、丢失数据以及非法操作等现象
在程序中正常移动鼠标、应用所有按键
正常浏览「我的计算机」
正常进行文件拷贝等操作
正常播放音、视频文件(WMA、MP3、MPEG、MPEG2、MPEG4、RM)
正常调整桌面属性
任务进行中进行用户切换
正常休眠
正常进行Internet浏览
1.内存资源降至极低情况下系统的表现
我们还是采取这样的办法:安装ACDSee软件并收集大量图片,全部选中后点击回车,ACDSee为每一幅图都打开一个窗口直至无法继续打开为止,操作前后我们都记录了CPU使用情况和页面文件使用率。操作完成后内存的使用达到570MB,但CPU占用仅仅1%。通过反复检验,我们发现在当前配置下ACDSee所能打开窗口极限为107个,在保持浏览一个活页夹的情况下只能打开103个。当内存资源降至极低时,系统显然无法达到上面所罗列的标准,不正常或出错的项目如下:
*文件拷贝操作无法通过常用的右键点击进行
*无法播放音、视频
*数次出现桌面属性调整无法进行的现象,具体表现为属性项目点击后消失
虽然Windows XP出现这些问题,但是相比Windows 98而言已经不错,系统并没有死机或者报错,关闭所有ACDSee窗口后一切恢复正常。笔者个人将这一测试应用在Windows 98时,还未及100个窗口系统即已崩溃。
2.CPU满负荷情况下系统的表现
让CPU满负荷运行最好的办法是进行CPU测试,我们使用SuperΠ运行3355万位计算,使CPU使用率达到约100%并提供足够长的测试时间。SuperΠ对CPU的消耗非常大(接近完全占用),但是Windows XP很好地为所有的应用程序分配CPU资源,没有发生任何错误。在CPU满负荷工作情况下,系统变得很慢,打开IE的操作用了近10秒,即使如此,在使用时并没有任何延迟的感觉,播放音、视频文件也非常流畅。
3.系统盘空间极小情况下系统的表现
我们拷贝大量文件至系统盘,使剩余空间仅为约50MB,对于磁盘操作频繁的Windows XP无疑是一种考验。在不打开任何应用程序的情况下,Windows XP工作稳定,操作没有发生任何异常,只是不停地给出「磁盘空间低」的警告。为了进一步考验Windows XP的承受能力,我们打开了一个91MB的PSD文件,系统反应变慢,但是仍然能够稳定工作。令人惊奇的是我们继续打开一个184MB的PSD文件(先关闭91MB那幅图片),系统仍然能够稳定工作!在Photoshop的测试中,因暂存盘在缺省状态下为启动盘,故较大的文件无法打开。结合其它大型软件测试,结果显示系统盘剩余空间的大小对那些有磁盘空间需求的应用程序有决定性影响,但并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实际上Windows XP和Windows 98一样也有资源消耗问题,但是其特有的内存保护模式和硬件抽像层很好地保护了系统资源,即使用户使用极端的操作使资源达到临界点系统也不会崩溃,只是变得很慢并无法运行其它的程序。当然,我们相信很少有普通用户会像测试那样开100个窗口或是只给系统留下50MB空间,只要用户根据自己的硬件配置量力而行,Windows XP不会让你失望。
四、GHOST操作
GHOST作为磁盘镜像软件,被广泛地用作系统备份工具,但是如果想应用在Windows XP上,恐怕大多数人都会失望。问题并不在GHOST,而是Windows XP激活机制。假设在11月1日安装Windows XP并做GHOST磁盘镜像,正常情况下XP 30天内必须激活,12月2日将镜像倒回来系统将不可用,改BIOS日期倒是可以。
Windows XP对硬件改动非常敏感,GHOST镜像不能像Windows 98那样随意在任何计算机使用,最好不要对硬件做任何改动,否则有可能系统根本无法启动。在倒回Windows XP镜像以后,Windows XP会对磁盘扫瞄,时间比较长,在60G硬盘上约10分钟。在不改变硬件情况下磁盘镜像对系统稳定性没有任何影响,各项操作以及软件都能够正常使用;更换硬件后磁盘镜像测试与本文硬件测试中情况相似,不再赘述。
PC1
CPU:Intel Pentium4 1.7GHz(Socket 478)
主板:ABIT(升技)TH7Ⅱ(Intel i850芯片组)
内存:Samsung PC800 RDRAM 256MB(128MB×2)
显卡:ATI Radeon 8500 64MB DDR
硬盘:Seagate Barracuda Ⅳ 60GB(7200r/m,2MB Buffer)
CD-ROM:Sony 5211(52×)
声卡:Diamond MX400(ESS Cayon 3D)
网卡:Intel 82559
电源:世纪之星ATX325

PC2
CPU:AMD Athlon XP 1700+(时钟频率1467MHz,266MHz FSB)
主板:MSI(微星)KT266 Pro2(VIA KT266A芯片组)
内存:Samsung PC 2100 DDR-SDRAM(128MB×2)
显卡:nVIDIA GeForce3 Ti200 64MB DDR
硬盘:Seagate Barracuda Ⅳ 60GB(7200r/m,2MB Buffer)
CD-ROM:ASUS 8× DVD-ROM
声卡:Creative Labs SoundBlaster Vibra 128
网卡:联想D-Link 530TX
电源:Buffalo(大水牛)300

PC3
CPU:Intel Celeron 566E(66MHz FSB)
主板:ASUS CUSL2(Intel i815E芯片组)
内存:Kingmax PC 150 SDRAM 128MB
显卡:815E芯片组集成
硬盘:Quantum CX(火球十代)10.2GB(5400r/m,512kB)
CD-ROM:奥美嘉52×
声卡:Creative Labs SoundBlaster Live!value
网卡:Intel 82559
电源:TDK 300W

我们认为这3个平台基本上能够分别代表Intel、AMD以及低端用户的典型配置。考虑到大部分用户现有的操作系统,软件环境被分为3种情况:
1.PC1——干净安装Windows XP
2.PC2——从装有大量软件的Windows 2000升级到Windows XP
3.PC3——从装有大量软件的Windows 98升级到Windows XP
为了能够尽量照顾更多的用户,我们还做了两项基础测试:
1.从Windows Me升级到Windows XP,升级过程很顺利,稳定性很好。
2.多系统共存:此项测试不是针对共存的各个系统自身稳定性,而是看各个系统是否能正常引导。测试结果表明这和各个系统的安装顺序有关。先装Windows XP,后装Windows 98/Me,没有问题,但安装Windows 2000后,Windows XP不能正常引导;如果顺序为Windows 98/2000/XP,则所有系统可以和平共处。
出现问题的应用软件举例:
1.升级安装Windows XP以后,原来安装的Office XP在第一次运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WinXP稳定性极限测试

室内设计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