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o 发表于 2007-1-17 10:00: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G&L</i>在2007-1-17 7:43:47的发言:</b><br/>KOKO!你好啊,我是辽阳的 呵呵 以前听说过你的名字,挺厉害的,也看了很多你的作品,感觉你设计出来的东西真是一级棒,以前你是弄LS的,现在也改VR拉,不错,支持中!希望多出点作品来,关注你!</div><p>呵呵,你好。</p><p>对于设计,只要其中有你的激情,它就会给你更多的回报。</p><p>说到VR,我之所以选择VR,原因在简单不过,因为用VR渲染不用导出图象,省去很多麻烦。后来我发现VR可以精确表现材质和色彩,这是VR最令人感动的地方。</p>koko 发表于 2007-1-17 10:12: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淮安灵性空间</i>在2007-1-17 8:55:35的发言:</b><br/><p>对你的图很喜欢,可能是一个地方的人群一个想法,受经济的压缩,设计的思维也不一样,我想问一下你做设计会去靠滤业主的承受能力吗?!</p></div><p></p><p>你提出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p><p>首先,你应该明确,什么叫做设计?如何完成一个设计案例?其中都包括哪些东西。哪些是需要做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p><p>功能,格局,风格,造型,配饰,一个案例,无外忽由这些项目组成。其中,前三项为必选,后两项为自由选择,当受成本控制,你应该知道该如何选择。由此,问题又回到原点,什么才是设计?成本原因会影响设计吗?如果你很好的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问题会迎刃而解。你将不再受成本制约,因为你的思想得到解放。</p><p>我不会说出答案,也许那只是我的答案,却不是你的。说了也许会误导大家,这个答案,需要你自己来回答。</p><p></p>koko 发表于 2007-1-17 10:1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拎壶冲</i>在2007-1-17 9:15:47的发言:</b><br/><p>我也听说过你的 ,但是你好象好久没有出现了.</p><p> </p><p>我也很喜欢现代中式 ,你说的很有道理 .我找到了另一种方向和感觉 .</p><p> </p><p>谢谢你的理论.</p><p> </p><p>希望你能常来 ,大家共同学习 ,共同进步 .</p></div><p></p>谢谢支持。工作原因很长时间没上网,只要有时间就会来看看的。感觉论坛的学习氛围很好,学术氛围欠缺,希望大家能多讨论些理论的东西,这样的好处是在丰富理念的同时对设计表现会有很大的促进。很多时候大家觉得表现总是不够好,其实真正原因来自对设计了解的限制。淮安灵性空间 发表于 2007-1-17 10:45: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oko</i>在2007-1-17 10:12:38的发言:</b><br/><p></p><p>你提出了一个很有代表性的问题。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困惑。</p><p>首先,你应该明确,什么叫做设计?如何完成一个设计案例?其中都包括哪些东西。哪些是需要做的,哪些是可以放弃的。</p><p>功能,格局,风格,造型,配饰,一个案例,无外忽由这些项目组成。其中,前三项为必选,后两项为自由选择,当受成本控制,你应该知道该如何选择。由此,问题又回到原点,什么才是设计?成本原因会影响设计吗?如果你很好的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后面的问题会迎刃而解。你将不再受成本制约,因为你的思想得到解放。</p><p>我不会说出答案,也许那只是我的答案,却不是你的。说了也许会误导大家,这个答案,需要你自己来回答。</p><p></p></div><p></p>感谢你的说法!说的不错,不过你说的很理性吧!也可以这样说,在一些小的地方,你设计出的东西,根本就做不出来吧!材料,工艺都不行!设计我认为只能是因地方而设计!koko 发表于 2007-1-17 11:07:00
<p>看来你没有理解我说的话。设计因地区而异,但其标准却是统一的,不能把客户标准作为设计标准。</p><p>发达地区的设计市场有专门的配饰设计师,他们的工作不是重组空间,而是完善空间。只要客户肯花设计费,即便不作造型,一样会作出完美的设计。如果设计师因为成本被束缚住手脚,而不知变通,就不能算是合格的设计师,妥协更不可取,妥协的代价将是,你永远争取不到大客户。</p><p>商业设计,难免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但这不能成为借口。作为设计师,也不是来者不拒的,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客户应该做,什么样的客户应该放弃,对于收入与理想,自己作出取舍,舍得的含义是什么?有舍才有得。</p><p></p>淮安灵性空间 发表于 2007-1-17 17:08: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koko</i>在2007-1-17 11:07:46的发言:</b><br/><p>看来你没有理解我说的话。设计因地区而异,但其标准却是统一的,不能把客户标准作为设计标准。</p><p>发达地区的设计市场有专门的配饰设计师,他们的工作不是重组空间,而是完善空间。只要客户肯花设计费,即便不作造型,一样会作出完美的设计。如果设计师因为成本被束缚住手脚,而不知变通,就不能算是合格的设计师,妥协更不可取,妥协的代价将是,你永远争取不到大客户。</p><p>商业设计,难免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但这不能成为借口。作为设计师,也不是来者不拒的,应该知道什么样的客户应该做,什么样的客户应该放弃,对于收入与理想,自己作出取舍,舍得的含义是什么?有舍才有得。</p><p></p></div><p>不说什么顶你!支持!同时感谢!</p>落叶无秋 发表于 2007-1-17 17:36:00
<p>你是个细心的人</p><p>细心的程度到了给设计定义一个框框,框住了一个没法框住的风格</p><p>你给中国风的定义就是一个框子,这样我们看过你的留言后</p><p>就有可能吸取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理论</p><p>但是,这同时就是另一种重复,有时候我经常痛恨自己一直在重复</p><p>但是,只有经常鞭策自己,才能够有随心所欲驾御各种风格元素的能力</p><p>这是一个积累, 而绝对不是定义,我一直相信设计无定性论</p><p>把风格给框住同样也把自己给框住了..........</p>落叶无秋 发表于 2007-1-17 18:24:00
<p>"我不会说出答案,也许那只是我的答案,却不是你的。说了也许会误导大家,这个答案,需要你自己来回答"。</p><p></p><p></p><p>这句话说的好,真的好,以前我想过是不是可以把佛家的思想弄点在设计中,对于设计,我们需要掌握的还太多,需要抛弃的也很多</p>koko 发表于 2007-1-17 20:31:0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落叶无秋</i>在2007-1-17 17:36:05的发言:</b><br/><p>你是个细心的人</p><p>细心的程度到了给设计定义一个框框,框住了一个没法框住的风格</p><p>你给中国风的定义就是一个框子,这样我们看过你的留言后</p><p>就有可能吸取那些看起来很有道理的理论</p><p>但是,这同时就是另一种重复,有时候我经常痛恨自己一直在重复</p><p>但是,只有经常鞭策自己,才能够有随心所欲驾御各种风格元素的能力</p><p>这是一个积累, 而绝对不是定义,我一直相信设计无定性论</p><p>把风格给框住同样也把自己给框住了..........</p></div><p>所谓风格的存在,是为了更流畅的完成设计。很难想象在没有目的的情况下如何进行设计。风格本身就是一种界定,但这种界定并不是一种限制,它是积极的,有效的。我提到的关于中式,也只是提出一个方向,而不是形式上的束缚。这个方向是为了在设计时能够有的放矢,当设计者面对一个中式案例,至少应该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该往什么方向做。如果大方向没有确定就直入主题,形式做的再妙,也只是误打误撞的成果,过程并非设计者所控制。对于设计过程、结果的认知和把握的好坏,在设计初期就已经决定了。</p><p>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你在面对中式案例时,你首先会作些什么呢?除功能之外,风格及设计方向如何界定?如何控制设计流程?如何面对设计结果?</p><p>中式讲求意境,更多的是体现禅宗的思想及内涵,而这种体现,无论采用古典手法还是现代手法,都可以体现,那么在设计之初,该如何界定呢?所以我认为,有积极意义的界定可以提倡,这不是束缚,而是辅助,一个良性的方向会为设计者提供有效的参考,而路该如何走,则是仁者见仁了。</p>不过如此 发表于 2007-1-18 10:09:00
<p>说的好.同意看法...</p><p>学到不少.支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