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人 发表于 2006-12-5 22:05:00

与经典对话 浏览器之争谁主沉浮

自从1994年Netscape向Mosaic发起挑战开始,各大IT公司就在一直互相攻伐,以谋求获得网络浏览器市场的霸权。今天,我们将有幸回顾自互联网诞生以来所发生的几次最经典的浏览器大战。 <br/><br/>&nbsp;&nbsp;&nbsp; 所有的传奇都始于WorldWideWeb,也就是我们所熟知的WWW-世界万维网。世界万维网的发明人是Tim Berners-Lee,他同时也发明了第一个的网络浏览器。不过这种原始的浏览器是专门为NeXT平台所开发的——换句话说,它并不是那种普通大众都可以使用的东西。

猎人 发表于 2006-12-5 22:06:00

Tim Berners-Lee,互联网之父 <p>&nbsp;&nbsp;&nbsp; 很快,其他类型的网络浏览器也接踵而至——www、Erwise、Midas、ViolaWWW、Cello,以及等等等等。但是,真正开启现在互联网时代的浏览器,是在1993年发布的Mosaic。 Mosaic是由美国国家计算应用软件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upercomputing Applications,NCSA)的两位科学家Marc Andreessen 和 Eric Bina 的所编写的。它是第一款能够成功地在同一个窗口中整合显示文本文字和图像的网络浏览器。虽然它最初是为UNIX系统平台所编写的,但是不久之后,Mosaic浏览器就被迁移到了苹果电脑的Mac系统和微软的Windows系统平台之上,从而让普通的电脑用户第一次有机会能够接触到神奇的互联网。互联网,这片神奇的领域,无数的电脑用户开始蜂拥而至,而Mosaic是通往这片乐土的最好道路。</p><p align="center"><img hspace="0" src="http://news.newhua.com/Newhua_Files/Net_pic/2006-10/9/316138371830332067.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alt=""/><br/>Mosaic网络浏览器为无数新的电脑用户开启了神奇的互联网之门</p><p>&nbsp;&nbsp; 第一回合:Netscape Navigator 对阵 Mosaic<br/>&nbsp;&nbsp;&nbsp; 在发布了Mosaic不久之后,Andreessen 就辞去了自己在NCSA的工作,并创建了Mosaic通信公司(Mosaic Communications Corp)。NCSA对此耿耿于怀,并拒绝他使用Mosaic这个名字。于是,Andreessen的新公司又重新更名为Netscape通信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而与此同时,NCSA将Mosaic的相关技术和商标授权给了诸如Spry和Spyglass等一些公司,用于开发Mosaic网络浏览器的商业版本。</p><p align="center"><img hspace="0" src="http://news.newhua.com/Newhua_Files/Net_pic/2006-10/9/120232731282575703.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alt=""/><br/>Marc Andreessen,Mosaic和Netscape 之父</p><p>&nbsp;&nbsp;&nbsp; 到了1994年,Netscape 公司发布了一款名为“Netscape 航海家(Netscape Navigator)的新型网络浏览器,于是网络浏览器大战终于爆发了。相较于Moscaic,Netscape航海家的浏览速度更快,表现更为稳定,并且其功能也更加的丰富,于是它很快就成为了网络浏览的事实上的标准。在1994年和1995年两年之间,代表Netscape 航海家的大写字母“N”在电脑世界中遮天蔽日,在有着互联网连接的桌面系统上无处不在。而它的对手Mosaic几乎没有做出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被抛进了历史的洪流之中,很快便销声匿迹了。</p><p align="center"><img hspace="0" src="http://news.newhua.com/Newhua_Files/Net_pic/2006-10/9/064387121302724074.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alt=""/><br/>1994年到1995年两年间,是Netscape公司统治时期的巅峰</p><p>&nbsp;&nbsp;&nbsp; 获胜者:Netscape Navigator <br/>&nbsp;&nbsp;&nbsp; 第二回合: Internet Explorer 1.0/2.0 对阵 Netscape Navigator 1.0/2.0 <br/>&nbsp;&nbsp;&nbsp; 当意识到互联网将肯定会成为流行文化至关重要的一环之后,一直在暗处窥探的巨兽微软公司认为现在是时候踏入这片网络战场了。微软并没有完全重新发明一个自己的网络浏览器,而是从Spyglass公司那里购买了相关的浏览器技术的授权。因此,微软IE浏览器的基础并不是别的,正好是Mosaic,这个早期被Netscape所废黜的浏览器之王。<br/>&nbsp;&nbsp;&nbsp; 1995年8月,Internet Explorer 1.0 正式发布。它的出现在两个浏览器之间开启了一系列充满争议的争斗,以及一些新增添的功能。但是,事实上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之所以会不断上升,其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它易于使用。在微软的IE浏览器出现之前,下载和安装一个网络浏览器对于普通电脑用户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确保拨号连接的兼容性和设置TCP/IP功能,这都需要很多专业级别的电脑技术。但是,通过将自己的网络浏览器捆绑在Windows 95中的“轻松安装增强插件包(easy-to-install Plus! Pack)”中,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于是微软很快就为自己的IE浏览器培养出了一大帮铁杆粉丝。</p><p align="center"><img hspace="0" src="http://news.newhua.com/Newhua_Files/Net_pic/2006-10/9/543806261650970370.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alt=""/><br/>IE被作为Windows 95的一个插件发布了出来,一切都变得简单起来了</p><p>&nbsp;&nbsp;&nbsp; 但对于微软来讲,非常不幸的是它稚嫩的网络浏览器加载网页的速度要远远慢于Netscape。更糟糕的是,IE 1.0跟很多网站都不能百分之百地兼容,因为很多网站开发者首先考虑的是要保证与Netscape的兼容性。<br/>&nbsp;&nbsp;&nbsp; 作为对此的回应,在IE1.0初次发布的大约3个月后,微软公司以飞快的速度发布了一款新的Internet Explorer重新修订版本,那就是IE 2.0。这次草率的修订为IE浏览器增添了几个新的功能,目的是为了增进开发者的效率,以及减少用户对于软件安全性的担忧。其中就包括了著名的“安全套接字层(Secure Sockets Layer)。这是一种重要的加密协议,用于提供安全的数据通信。此外,IE 2.0浏览器还新整合了一个Usenet新闻组阅读器。<br/>&nbsp;&nbsp;&nbsp; Netscape公司将IE 2.0的匆忙发布视作是一个明白无误的战争宣言,于是它自己也开始快速地改进和修订自己的“航海家(Navigator)”浏览器。Andreessen的浏览器,依然显得更加的快速,更加的功能丰富,以及对于绝大多数网站来说显示效果更好,因此依然占据着远远领先于IE浏览器的市场份额,但是,竞争的压力在不断地变大。而此时的Netscape还不知道,自己的好运气马上就要到头了。<br/>&nbsp;&nbsp;&nbsp; 获胜者:Netscape Navigator<br/>&nbsp;&nbsp; 第三回合:Internet Explorer 3.0 对阵 Netscape Navigator 3.0<br/>&nbsp;&nbsp;&nbsp; 1996年8月,微软公司为Windows 95发布了一款经过了完全重构的Internet Explorer 浏览器的 3.0版本。这款浏览器引进了许多新的功能特性,比如说Internet Mail和对于GIF和JPG文件的整合支持,以及对于MIDI和流媒体文件的支持。(在IE 3.0发布之前,为了显示或收听这些类型的文件,用户必须得下载和安装额外的插件程序。)<br/>&nbsp;&nbsp;&nbsp; 同样重要的是,这一次微软也赢得了网页开发社区的支持。IE 3 通过支持多种脚本语言,从而为开发者们提供了相当灵活可靠的编程模式。此外,它还第一次提供了对“层叠样式表(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的支持。这种技术能够让网页开发者们更好地控制和预见网页的显示效果。<br/>&nbsp;&nbsp;&nbsp; 就在同一个月,Netscape公司发布了自己的Netscape Navigator 3.0 版浏览器,以和微软对抗。虽然是基于和先前两个版本相同的技术基础之上,这款浏览器又分为了两个不同的形式:标准版本和黄金版本。黄金版本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新特性,诸如一个整合的电子邮件客户端和一项用于网页制作的“所见即所得(WYSIWYG)”的编辑功能。但对于Netscape来说,不幸的是,这款增强版本的浏览器因为其低下的运行效率而饱受批评。</p><p align="center"><img hspace="0" src="http://news.newhua.com/Newhua_Files/Net_pic/2006-10/9/511521242748666037.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alt=""/><br/>Netscape Navigator 3.0 的运行速度非常缓慢,并且还有许多Bug</p><p>&nbsp;&nbsp;&nbsp; 虽然在市场占有率方面,Internet Explorer 仅仅只拥有了18%的市场份额,远远地落在Netscape的身后。但是这一次,在软件质量方面,微软已经和Netscape打成了平手,它所需要做的仅仅是等待。<br/>&nbsp;&nbsp;&nbsp; 获胜者:平手! <br/>&nbsp;&nbsp; 第四回合:Internet Explorer 4.0 对阵 Netscape Communicator<br/>&nbsp;&nbsp;&nbsp; 1997年标志着Netscape公司末日的开始。当年10月,微软公司在网络浏览器开发领域咄咄逼人的攻势总算有了结果,这个月IE浏览器4.0正式发布了。<br/>&nbsp;&nbsp;&nbsp; 除了拥有更好地运行性能之外,IE 4.0 还提供了一项新的名为DHTML(动态 HTML)的强大功能。这项功能能够让网站的开发者们在自己的网页中加入空前强大的交互功能和表现形式。更进一步的是,IE 4.0 的发布同时也结合了许多Windows系统范围内的升级,包括对于MP3的支持。<br/>&nbsp;&nbsp;&nbsp; 面对微软公司在软件新型功能方面进行的狂风暴雨般的冲击,Netscape公司毫无招架之力,不得不以一个新的名字发布了自己的4.0版本浏览器:Netscape Communicator。这款新浏览器在本质上是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黄金版的一个升级版本,默认整合了许多应用程序,诸如电子邮件阅读器。但不幸的是,新的软件名称让用户们感到非常的困惑,而这款浏览器也因为缓慢的加载时间和糟糕的性能表现而倍受批评。</p><p align="center"><img hspace="0" src="http://news.newhua.com/Newhua_Files/Net_pic/2006-10/9/538767172506865005.jpg" align="baseline" border="0" alt=""/><br/>新的名称和额外的组件并不能够拯救Netscape浏览器</p><p>&nbsp;&nbsp;&nbsp; 微软公司终于胜利地完成了自己的目标:在软件质量上击败Netscape公司。网页开发者、技术类新闻记者和普通消费者纷纷开始背离曾经盛极一时的Netscape阵营。<br/>&nbsp;&nbsp;&nbsp; 1998年,Netscape公司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它在开放源代码协议下发布了自己网络浏览器的核心代码。有趣的是,这款代码后来成为了Mozilla Firefox浏览器的基础,而后者将在六年之后再一次的挑战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美国在线(AOL)收购了Netscape公司,并将它的网络浏览器整合进了自己的AOL客户端之中。<br/>&nbsp;&nbsp;&nbsp; 虽然美国在线公司依然继续在发布着新的Netscape Navigator浏览器。但事实上,从4.x版本的程序开始,它们就已经不能够再与微软公司进行竞争的,因为微软也在持续不断的修补和改进着自己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到了2002年,微软的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已经成为了全球浏览器市场的绝对霸主,它估计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与经典对话 浏览器之争谁主沉浮

室内设计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