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odong866 发表于 2006-11-8 13:20:00

[灌水]21世纪的设计师的方向浅谈

<p>作者:欧阳昌涛</p><p>设计师力求在设计领域、内容、方向上拓展视野。以往的设计内容为造型一边倒,一般通过风格、形态、功能、色彩、质感等. 这种设计内容,需要扩及听觉、嗅觉等感觉自不待言,还需要超越造型,把设计宗旨和含义包容于设计内容之中。</p><p>如果说创作造型美和视觉美,是以往设计者专家式专业性的话,未来的设计者,则应成为类似管弦乐团指挥者那样有综合性修养的“自由撰稿人”,能够依据所要解决问题的主题,综合其它专业领域,把作品升华为美妙的艺术和所希望的文化。设计者为了发挥此种综合性作用,需具备能提出未来蓝图,并加以具体实施的战略家素养。 </p><p>对人们生活方式的设计,将转变为表达日常生活多样性和细微含义的形态设计。这意味着今后设计,将反映人们日常无数细微意向所造成的多样性价值。我们生活中的日常价值,不是以类似水晶球的结晶结构那样各自独立存在,而是如同气流在流动并连续地扩散。因而对于人们生活的设计,不可能像以前那样,从结论性观点出发轻易地加以类型化,或者无端地予以分析。 </p><p>关于未来设计方向,还应重视同包括客户,或使用者的对话及通过对话的情感交流。惟有取得可能受设计影响之客户,使用者群体的有意义的协作、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民主的设计。通过与客户,和使用者在社会、文化、精神层面上的情感交流,才能创作出实用而有意义的设计作品。与客户,使用者的对话和情感交流需要贯穿设计阶段、使用阶段等作品生存周期的全过程。为了使设计贴近客户,使用者的愿望,设计者应取的态度是:倾听和贯彻使用者要求,重于设计者赋予本人的想法。通过与客户,使用者的对话和情感交流过程,设计者对设计作品可以求得何为实际、如何连接客户,使用者意图和含义的答案,并可获得灵感。</p><p>作为时代要求还将重视新技术、未来生活、固有文化、国际化、生态环境因素,并从此出发同时将重视对事物的本质性诠释.</p><p>因此,除技术和风格,造型,功能之外,应是随时代变迁所需的有关设计修养,即对未来社会、人类生活、设计经营所必要的认识论、现象学、人类学等人文社会科学和尖端科学、技术、历史、社会、文化、环境的了解,确立价值观和伦理观,以及沟通、理论创新、市场经营修养等。</p>

zhanggulu 发表于 2006-12-2 17:00:00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灌水]21世纪的设计师的方向浅谈

室内设计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