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ushi1188 发表于 2005-3-7 10:14:00

[贴图]国画大师们的作品(陆续添加中)希望大家不要灌水!!!

中国名家名画之——李可染的牛
李可染先生1907年3月26日生于江苏徐州,13岁从师乡贤钱食芝学习传统山水画,16岁入上海私立美专学习。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入杭州(国际)西湖艺术院,破格录取为 研究生,师从林凤眠等教授,研习西画。1943年应聘为重庆国立艺专讲师,从事中国画教学、创作和工作。1946年应徐悲鸿之聘为国立北平艺专中国画教授,同时师从齐白石、黄宾虹,潜心于民族传统绘画的研究与创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进一步致力于中国画艺术的革新。将"可贵者胆,所要者魂"、"用最大的功力大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为座右铭,使古老的山水画艺术获得了新的生命。可染先生的山水深厚凝重,博大沉雄,以鲜明的时代精神和艺术个性促进了民族传统绘画的嬗变与升华。 可染先生自成体系的教育思想,出现了活跃于画坛的"李可染学派"。它不仅是画坛辛勤耕耘70余年的一代宗师,而且在艺术观念的开拓上也作出 了重要贡献,既影响早已越出美术界,受到各方面的高度评价。作品在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多有收藏。专集有《李可染画辑》、《李可染画集》等。李可染绝笔《九牛图》1998年曾以360万元成交;李可染最大一幅写牛图以550万拍卖成交。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254849.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313957.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332359.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348797.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412329.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427773.jpg<br>
-----------------------------------------奖励用户:原因:好文章用户操作:金钱2,经验1,魅力3操作者:疾隼

shoushi1188 发表于 2005-3-7 10:17:00

<P>李苦禅:(1898-1983)名英,字苦禅。山东高唐人。1925年就学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不久为艺术大师齐白石知遇,欣纳门下,开始学习中国画。毕业后曾先后在北京师范学校、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任教。建国后,历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第六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等。一生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育六十余载,对花鸟大写意画具有特色,吸取石涛、八大山人、扬州画派、吴昌硕、齐白石等前辈技法,笔墨雄阔,气势磅礴,自成风貌。传世作品有,《盛荷》、《群鹰图》、《兰竹》、《芙蓉》、《秋节风味》等。1978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画辑》影印本;1980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李苦禅画集》影印本。
</P>
<P>
</P>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554287.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61379.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62422.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635401.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646153.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78225.jpg<br>

shoushi1188 发表于 2005-3-7 10:20:00

徐悲鸿 (1895-1953),现代绘画艺术大师,江苏宜兴人。四岁入塾,从父习画。年甫弱冠,东渡日本,翌年赴法,师事达仰,继入徐梁学院及巴黎国立美术学校1921年游学德,1927年归国,任中大艺术教授。1933年在巴黎画展,法政府选购十二幅,辟专室陈列。旋赴欧,在德、意及苏联举行画展。抗战后,屡在国内广州、长沙以及香港、印度、星洲等各地为救济祖国难民,举办画展。历任北京大学、桂林美术学院教授。后,任北平艺专校长。解放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在绘画创作上,反对形式主义,坚持写实作风,主张“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末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继承我国绘画优秀传统,吸取西画之长,创造自己独特风格。长于国画、油画、尤擅素描。造诣极深,善于传神。著名油画《 我后》、《田横五百士》,国画有《九方皋》、《愚公移山》、《会师东京》等,最为所重。画马为世所称,笔力雄健,气魄恢宏,布避设色,均有新意。1952年病中,曾将自己一生创作和全部珍藏,捐献国家。平生积极从事美术教育事业,为中国美术事业发展,鞠躬尽粹,培育不了少优秀人才。1953年卒于北京。年仅五十九岁,就其寓所改建徐悲鸿纪念馆。其代表作《奔马图》,最为人所喜爱。间作花鸟及猫,亦别具风格,情趣盎然。著有《普吕动》、《初伦杰作》、《悲鸿素描集》、《悲鸿油画集》、《悲鸿彩墨画集》等行世。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832525.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98701.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1935645.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204367.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2031560.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2050590.jpg<br>

shoushi1188 发表于 2005-3-7 10:31:00

齐白石(1863-1957),现代杰出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原名齐璜,纯芝,字渭青、号白石、濒生、阿芝、借山吟馆主者、寄萍老人等。湖南湘潭人。十二岁学粗木工,后做雕花木匠,兼习画。亦习诗文,书法、篆刻,初为画工,为乡里人画衣冠像。六十岁后定居北京,以卖画、刻印为职业。生平推崇徐渭、朱耷、石涛、吴昌硕等前辈诸家,重视创新,不断变化,创造了独特不群的风貌。所画作品,都洋溢着对生活的热爱。其篆刻朴茂有力,书法刚劲沉着,诗文、画论也有独到之处。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团委员,美术家协会主席。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2519817.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2943431.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301954.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3016498.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3035163.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3053497.jpg<br>

shoushi1188 发表于 2005-3-7 10:47:00

傅抱石,江西新喻人,幼年丧父,出身贫寒。曾留学日本,到过欧洲,教书作画,著书立说。作画时常解衣磅礴,猛刷猛扫,如疾风瀑雨,大胆挥洒之后,细心收拾,于磅礴大气之中见精微,于蓬勃生机之中见率真。他以传统的中国画艺术为母体,搀合着东洋画(西洋画)的技法,以其过人的聪明才智,发展了中国画的传统而形成了其独特的画风。有人评论傅抱石的画“奋跃飞动,完全改变了明清以前所谓清柔淡疏,静谧冷寂而实则甜俗萎靡的气氛,显示了民族振奋跃动的活力”,从而是“近代山水画的代表趋势”。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4423679.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4438110.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4523815.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4541154.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4554809.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7104718984.jpg<br>

shoushi1188 发表于 2005-3-8 09:20:00

赖少其(1915-2000),广东普宁人。中国当代杰出的画家。
<P>  赖少其1932年考入广州市市立美术学校西画系,1934年起致力于木刻创作。抗战时期,他投身于中国革命事业,参加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在华东地区的宣传、文化部门担任领导职务。1986年赖少其,定居广州,在其“木石斋”专事书画创作。</P>
<P>  赖少其的艺术自成一家。他曾被鲁迅誉为“最有战斗力的青年木刻家”。他独创“以白压黑”技法,成为“新徽派”版画的主要创始人。他的中国画师承古代“新安派”传统,又极具个性,惯以干笔渴墨写黄山,气势恢宏,神韵毕备,在皴法、点法上颇有自创。他的书法宗金农漆书,朴拙浑厚;常自题其诗于画上,诗书画结合,相得益彰。晚年赖少其的画风经历两次变法,更注重通过色与形表达主观感觉,体现了中西艺术融合的气象。</P>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1749676.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1921331.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1934228.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1951307.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202991.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201747.jpg<br>

shoushi1188 发表于 2005-3-8 09:34:00

陈子庄,名富贵,又名思进,别号兰园,南原下里巴人十二树梅花书屋主人,晚年在画上直书石壶。民国2年10月15日,生于重庆市永川县永兴场(今永川市永荣乡),1976年7月病逝于成都,终年63岁。

  陈子庄幼时家甚贫,六七岁时启蒙于私塾。他幼时九对绘画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一面牧牛、画画,一面拜当时著名拳师彭水老六、徐桥粑、谢棕粑锤为师学武术。以后,竟成西南地区武林高手。民国16年,陈子庄开始浪迹江湖,游览巴山蜀水,先到峨眉、青城,后去德阳、成都教朋(拳术)和卖画维生。民国26年,他参加成都武术打擂,打死第二十九军军部教官,荣获金奖,深受王瓒绪的青睐,后奉王之命赴上海迎接黄宾虹游蜀,于是有机会向著名大画家黄宾虹、齐白石学习,并同为王的上宾。王瓒绪任四川省主席,奉蒋介石命谋杀民主人士张澜。子庄与张有私交,得悉这一消息后,转告张澜,使张得以脱险。民国31年,到荣昌,开金谷茶园,任哥老会叙荣乐社社长、青帮进德进德社名誉社长,广交各界人士。在荣昌期间,与中共荣昌中心县委书记何君辉过从甚密。当时国民党特务要抓何君辉、赵营青等人,由于子庄的保护,才行脱险。1949年底陈子庄赴成都随王瓒绪部队起义,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八兵团联络部工作。1955年,任四川省文史馆究员,国画组组长。1963年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四川省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委员陈子庄绘画艺术植根于数千年传统文化的土壤,他在50年代开始变法,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思想体系和独特的"子庄风格"。著名美学理论家王朝闻曾说:"陈子庄的作品,显示了不傍人门户的独特面貌。这就是创造,也就是前进,这就是传统的继承。他的自然行命虽然已经结束,但他留下的作品却显示着中国不会灭亡的生命力。"陈子庄善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篆刻、诗词等。他抱着"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的信念,潜心绘事,弘扬民族文化。他还坚持自己的主张,"因境生意,因意立法",在艺术进行不断创新。陈子庄的传世佳作,曾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方毅、萧克、张爱萍和文艺界知名人士吴作人、冯其庸、启功、吴冠中等对展览作了高度评价。展览"轰动京华,震惊世界"的盛况,是建国以来罕见的。北京的《中国画》、天津的《迎春花》、上海的《美术丛刊》等杂志作了重点介绍。《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北京日报》,新加坡《联合早报》、《澳门日报》等中外60余家新闻单位作了专题报导。陈子庄已编入《中国美术家大辞典》和《近百年美术史册》。文化部出版的《中国五十年美术》,其中四川被列名的仅有3人,陈子庄为其一。台湾编辑的《画坛巨匠》,也为陈子庄列专辑。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301359.gif<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311941.gif<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3150153.gif<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3244165.gif<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3333855.gif<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893413145.gif<br>

shoushi1188 发表于 2005-3-9 09:09:00

<P>黄秋园(1914--1979),江西南昌人,字明琦,号大觉子,半个僧、清风老人、退叟。自幼爱画,虽未得名师指授,却有机会在裱画店中学徒,博览遍临古人名作, 刻苦力学,由抚古人之迹,进而得古人之心;由得古人之心,进而师造化。他的过人之处,表现为擅于敏锐地把握住几乎被同时代画家淡忘的某些传统。 这些可能被看作历史惰性的东西,其实也不失为传统的精华,甚至闪现着真理的光辉。 晚年的诸多精品表明,他毕生的“热不因人”,忠于艺术的努力,使他由乱古人之真终至臻于借古以开今。 </P>
<P>    黄秋园在绘画方面多能兼善,山水、花卉、人物、界画无所不工,他晚年的山水有两种面貌十分引人注目,一种格局近乎宋人,层峦叠嶂,骨体坚实,墨法精微, 画面不强调空间的纵深,反复用鬼脸皴,形成一种现代感,所作雪景尤觉玉洁冰清, 另一种笔法远胜元人,丘壑雄奇错综,植被丰茂多变,仿佛有一种精神闪耀在云蒸霞蔚中,从中可看出他对传统山水的领悟已达到极高的境界。
  黄秋园去世后他的作品逐渐被人们认识,并得到艺术界的承认,80年代北京更兴起黄秋园热,1986年举办了黄秋园个人画展。李可染先生在参观过黄秋园画展 后,对黄秋园的长子黄良楷说“我很敬佩黄先生的画,想用自己的一张画换黄老的一张画。”他还亲自书写了一段题跋:“黄秋园先生山水画有石溪笔墨之圆厚、石涛意境之清新、王蒙布局之茂密,含英咀华,自成家法。苍苍茫茫,烟云满纸,望之气象万千,朴人眉宇。二石、山樵在世,亦必叹服!”这种评价是极少见的。
</P>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9974462.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99757894.jpg<br>

唐云学3d 发表于 2005-3-12 10:03:00

shoushi1188 发表于 2005-3-12 19:50:00

钱松岩:出生于1899年、逝世于1985年的画家钱松岩(江苏宜兴人),如果是一个普通的中国人,那么,他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经历丰富的人,因为在横跨两个世纪,经历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剧变中,面对像辛亥革命、抗日战争、文化革命等诸多政治巨变的人生洗礼,任何一个平凡的人都可以从中演绎出具有历史性的故事。而作为一个画家,他所承担的除了人生的现实以外,还有他的艺术。如果他是一位一般的画家,那么,他有可能面对人生的曲折和波澜难以创造艺术的峰巅,而钱松岩不仅直面人生的现实,而且以自己的学养和智慧创造了代表时代的艺术,为20世纪中国画的历史书写了重要的篇章。今天当我们翻开这一页历史的时候,面对的是蕴含丰富的人生和艺术,对于它的解读,所有的一切又完全不能离开与之相应的历史,而钱松岩本身就是一部特殊的20世纪国画发展史。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12194934239.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12194950148.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1219502713.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12195021981.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12195037672.jpg<br>
data/attachment/forum/2005-3/2005312195047134.jpg<br>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贴图]国画大师们的作品(陆续添加中)希望大家不要灌水!!!

室内设计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