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贴BT会弄坏硬盘?????
我的很多朋友反应他们在用了BT两个多月后,硬盘就不同程度的损坏了,轻者,运行的时候,硬盘会发出“咔咔。。”的响声。严重的,硬盘就彻底坏了。这个原因,现在普遍的一个说法是,由于BT的软件制作人当初的失误, 在设计时使用了很差的HASH算法,从而导致了BT不象FLASHGET等其他常用下载软件在写入硬盘数据前起用了高速缓冲,而是直接就写入硬盘,同时使得下载文件的所占容量比其实际大小要大几倍,直到下载完毕完后才自动恢复。因此正因为使用BT下载,使得硬盘始终处于高速运转的状态,所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相信(甚至也经历过了)是此原因导致了硬盘寿命提前结束,而且据说同时开的BT运行窗口越多,硬盘的损耗就越严重。
最后,我还想说几句,我个人建议内网用户还是不用BT较好,因为即便用了端口映射器PORTMAP,内网的速度也快不到哪儿去,与外网用户相比简直是一个地一个天。外网用户顶着会损害硬盘的风险依旧忠情于BT,是因为外网的高速实在是太诱人了,不过下载的时候,也要注意分寸,不要同时开太多的下载项目,除非你家是批发硬盘的
很多朋友问:BT是否伤硬盘?同时也有各种耸人听闻的帖子不断的出现。在这里我就我个人所知道的,来分析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硬盘的磁头不接触盘面。它是悬浮于盘片之上的。不管你是在干什么,复制也好,删除也好,格式化也罢,磁头永远不会直接接触盘片。否则,如果磁头接触盘片,再加上盘片每秒7200转的速度…………大家可以联想起钻木取火的道理了吧。
另外,BT下载的时候的确用到虚拟内存。不过,我要再加上一句。任何对硬盘的使用,都要用到虚拟内存。因此,不管你用不用BT,都要用虚拟内存。而不是只在用BT的情况下用虚拟内存。
关于磁头频繁寻道的问题,我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硬盘的工作原理。首先,硬盘上的数据是不连续分布的。比如一个200M的文件,它在一般优化模式下会被分成200 * 1024/12=17066份(簇)。也就是说一个200M的文件被分成17066份(簇),分别储存在硬盘上。当你发出指令读取这个200M的文件的时候,磁头就要在整个硬盘中找到这17066个“簇”并从中读取数据,然后汇总,放入缓存中,再交给CPU处理,经过一系列步骤和运算(怕大家睡着,我省略这部分的说明),反映到显示器上,被我们直观的看到。因此,所谓的寻道就是讲磁头寻找“簇”的过程。因此对于硬盘来说,BT那点使用强度是微不足到的。
那么,为什么很多人说BT会伤硬盘呢?分析一下,原因可能出在BT一开始划分空间的那段时间。BT在下载开始前会在短时间内在硬盘中划出一块于下载文件等大小的空间来做准备。这段时间内,硬盘高强度工作。但是这样的强度也不会对硬盘产生多大的威胁。但是如果你同时在运行其他需要频繁读取硬盘数据的软件的话,那么就有可能形成伤害了。
一块质量过关的硬盘在正常使用状态下(不从高空落下,不浸水,不被人为破坏,不发生意外)的情况下,足够您使用到你下一次升级硬盘。另外,经常做磁盘碎片整理也有助于延长您硬盘的寿命。
补充一点。在使用BT的时候大家普遍感觉到机器运行速度变慢。原因是,BT是由python语言编写的。而用此语言编写的程序在win32系统下(win98、winNT、winXP、win2003)运行起来十分消耗系统资源。因此,在开多个BT窗口之后,机器运行速度会明显变慢。建议各位朋友针对自己的机器配置,酌情开几个BT窗口
页:
[1]